疫情促成「新創爆發潮」!商業場域的破壞性創造會發生嗎?

「過去這些一直想做的事,都因為害怕失去穩定生活而耽擱,疫情推了我們一把。」住在紐約的阿圖(Omayya Atout)如此告訴《紐約時報》。

阿圖原本是一名土木工程師,和妻子兩人都懷有音樂夢。疫情來襲後,阿圖被減薪,毅然辭掉工作,投入自己開創的事業——Songlorious,其業務為替客戶、活動線上客製化音樂,如今規模不斷擴增,兩人的音樂夢成真了。

這樣的故事,在疫情爆發後,陸續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發生中。

疫情讓許多人失業,卻也引發「創業潮」

延燒全球的 COVID-19 疫情,造成世界經濟動盪,許多人面臨失業危機,但也因此爆出一股「創業潮」。華盛頓研究機構 Economic Innovation Group 執行長萊蒂埃里 (John Lettieri) 說:「大流行迫使人們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調整。」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統計,美國 2019 年有 350 萬間新創公司成立,2020 年來到 440 萬,增幅達 24%,是近 15 年來申請人數最多的一年。去年前 3 季,土耳其、智利、中國、愛沙尼亞、瑞士、澳洲和荷蘭等國的新創企業數量也都比疫情前增加。

《金融時報》指出,去年第 3 季英國有 22.1 萬間新公司成立,是過去 10 年來最多,今年第 1 季則排名第二,有超過 21.1 萬間新公司,今年 4 月的數量更比 2019 年同期多了 20%。

而根據《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這股熱潮延續至 2021 年,美國政府 5 月收到 50 萬份新業務申請,數量僅次於去年 7 月。馬里蘭大學教授哈蒂凡格(John Haltiwanger)對此表示:「熱潮正持續,這不是曇花一現!」

創業潮之後,商業場域的破壞性創造將發生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表示,這波疫情掀起的創業潮,或許可以用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提出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觀點解釋:想法和商業模式太過老舊的公司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創公司的創造力,會接棒推動新經濟。

哈蒂凡格教授同樣認為,新創大爆發的現象,象徵著新商業時代的來臨,因為這場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許多創業家從中看到機會。其中像是線上購物、零售、批發、物流是最大宗,英國新創立的業務在 2020 年第 3 季,有 20% 是這些產業;另外遠距服務相關的如:教育、醫療相關的新創也在這波熱潮中崛起。

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則表示,「人類做事情會依循慣性,除非受到打擊,否則多數人會照舊有方式一直走下去。」也就是說,疫情正是推動人類往前的契機,促使全世界向前走,數位化、科技化。

不過,也有一些經濟學家對新創企業繁榮的持續性抱持懷疑態度。《紐約時報》分析,大部分新創都是獨資企業,其中許多是零售業,它們可能只是在網路上買些手工藝品,又有另一部分替代大流行中失敗的公司,例如新餐廳接管關閉的餐廳。

「未來要關注的,應該是這其中有多少能成為真正對經濟成長產生影響,並會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美國創業中心主席迪里(John Dearie)說。

資料來源:INQUIRERNPRNew York TimesFinancial Times

更多報導
用 ATM 就能點光明燈!廟宇數位轉型,解決了哪些痛點?
AMC 豪灑 7 億為電影院拍廣告!全球院線龍頭如何從破產邊緣起死回生?
機械手臂助陣,疫苗每瓶可多抽 2 劑!機器人進駐醫療業,效率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