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肆虐 非洲出人意料之外躲過大災難

到目前為止,非洲似乎未如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經歷災難性的疫情爆發。(圖:Pixabay)
到目前為止,非洲似乎未如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經歷災難性的疫情爆發。(圖:Pixabay)


當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從亞洲、歐洲傳播至美國之際,國際公共衛生專家曾經擔憂疫情可能在非洲帶來大災難,尤其對當地人口擁擠的大城市,以及醫療部門缺乏資金和檢測設施來說。時代雜誌日前引述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的資料報導,該委員會曾經在去年4月預估,非洲去年因COVID-19出現的死亡人數將上看30萬人,如果疫情在非洲未獲得控制的話。

不過,沒想到,從過去這一年的疫情發展來看,竟是美國這個擁有優良公衛體系的國家深受疫情重擊。而到目前為止,非洲似乎未如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經歷災難性的疫情爆發,儘管南非近來發現感染力更高的變種病毒,已引發公衛專家的憂心。

根據非洲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Africa 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官網公布的數據,截至1月5日,非洲所有國家的總確診人數達285萬4,791人,死亡人數達6萬7,986人。相較之下,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已經累計超過2,000萬人確診,逾35萬人死亡。

不過,時代雜誌指出,這些數字或許未必真實反映出當地的情況。整體來說,非洲大陸較低的確診與死亡人數,有可能因為當地較低的篩檢率。以南非這個檢測率在非洲地區已是最高的國家來看,在去年12月中旬時,該國每天檢測率為每千人只有0.68次,相較於美國為4.3次。這或許是非洲大陸呈報的確診率較預期低的原因之一。

如果官方數字可信,非洲大陸在確診死亡率方面的確是排在世界其它國家之後,同時也較少見到資源耗盡的醫療院所,以及過多死者難以安置的場景。不過,部份非洲國家目前在第二波疫情下,已看到COVID-19確診病例增加的情形。南非最近在出現變種病毒後,已經見到大幅病例增加。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今天(6日)統計數字,南非確診病例已逾112萬例。

不過,整體來說,非洲的疫情的確遠遠小於先前災難級的預測。為何如此仍不是很清楚。時代雜誌引述位於南非開普頓(Cape Town)的獨立臨床流行病學家塞格佛萊德(Nandi Siegfried)認為:「雖然這對我而言是個大疑問,但若數據可靠的話,較低的病例數有很多種解釋,不只一種理由。」

這些理由包含:較低的平均年齡、更適宜的氣候、強力的公衛政策,以及非洲較低的併發症等,每項條件都帶來某種防禦,綜合起來,促成了非洲整體的防疫效果。

時代雜誌分述部份原因如下:

預防勝於治療

許多非洲國家缺乏醫療基礎設施,但他們有對抗傳染疾病的長期經驗。當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去年1月底宣布COVID-19是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時,非洲各國具備因應其他傳染疾病爆發經驗的醫生及公衛官員,就開始展開行動。

賴比瑞亞公衛專家法拉(Mosoka Fallah)曾在3月表示:「我們從痛苦中記取教訓」,他指出幾內亞、獅子山及賴比瑞等三個西非國家,在2013年至2016年遭伊波拉病毒疫情攻擊,「伊波拉把我們打倒了,但現在我們知道不要低估任何事情,我們知道預防是多麼重要。」

法拉及賴比瑞亞公衛團隊,在WHO宣布公衛緊急事件後,建立了一套訓練計畫,幫助地方醫院的醫護人員辨識COVID-19的症狀。他們導入檢測工具,並重新安裝曾在伊波拉病毒疫情期間廣泛設置的洗手台。他們甚至在國內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前,就建立起自己的接觸者追蹤機制,並在機場設置篩檢站。

這些經驗意味著,當各國開始保持社交距離之際,許多非洲公民早就已經習慣用手肘打招呼、頻繁洗手以及戴口罩。

戴口罩不泛政治化

根據WHO,阻止COVID-19傳播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戴口罩。防範COVID-19在非洲疫情擴散的公私合作組織「有根據回應COVID-19夥伴」(Partnership for Evidence-based COVID-19 Response, PERC)在2020年8月所做的民調,在來自18個非洲國家的回應中,有超過85%的民眾表示在前一週有戴口罩。

提早封城

肯亞、南非、奈及利亞等國,提早實施嚴格的封城措施。商家關門、邊境封鎖、禁止群聚,學校面對面的授課也暫停,並實施宵禁。這些措施並不受歡迎,也嚴重破壞經濟,但這也為醫療人員爭取時間準備住院空間、資源供應及學習新的治療方式。透過封城來避免病毒散播,同時做好準備有效治療重症患者,如今正看到成效。

人口較年輕,較少併發症

如果讓南非流行病學家塞格佛萊德(Nandi Siegfried)指出為何非洲的COVID-19死亡率較低,一個原因就是非洲確診者的年齡中位數只有19歲。塞格佛萊德表示,COVID-19病毒對老年人口危險許多,但非洲沒有太多人超過50歲。她說,「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使得死亡人數較低,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結果。」此外,糖尿病、肥胖、高血壓,以及一些讓COVID-19更加致命的併發症,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在非洲人口中也較不普遍。

氣候及地理因素

COVID-19病毒在室外會比在室內消散的快,具傳染性的呼吸性飛沫及懸浮微粒也更容易散去,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公共衛生官員都建議,必要的社交行為應該在室外進行。除了少數的例外情況,非洲溫和的冬天,讓人們能在戶外進行多數日常活動。此外,非洲缺乏大眾交通網絡,過去被認為是不利條件,但也代表非洲沒有這麼多人在國家與城市之間頻繁移動,降低了密切接觸的風險。

衛生理論假設

不過,人口仍常集中在都市地區,特別是在非洲的貧民窟中,佔了非洲都市人口的一半。在疫情開始爆發時,公衛官員擔憂疫情將如野火一般,在非洲的簡陋居住地蔓延,因為這些地方難以實行社交距離,且衛生設施缺乏。但截至目前,非洲的死亡比率未如預期來的嚴重。

一些流行病學家甚至懷疑,與他人密切接觸,經常暴露在不同病原體,可能讓人們更能對COVID-19病毒產生抵抗力。病毒學者、南非金山大學教授馬諦(Shabir Madhi)在去年7月曾表示,有一種假設認為,頻繁的接觸那些導致一般感冒的冠狀病毒,可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他說,「或許我們不佳的生活條件,可能幫了我們一個忙」。他特別提到,與其他地區相比,非洲的輕症或無症狀比例明顯較高。他說,「我不確定有甚麼其他原因,能解釋這種差異」,並強調這需要更多研究。

然而,貧民窟、卡介苗(BCG vaccination)、溫暖氣候及較年輕的人口,這些因素在其他國家也存在,例如巴西,仍然出現較高的COVID-19感染率。因此,有可能非洲因為對疫情較早實施強力的公衛措施,而延後了傳染病學家所擔憂的災難發生。

近期非洲的確診病例持續增加,大致由於城市居民在假期當中回到村落,使確診數出現上升。非洲CDC主任恩肯加松(John Nkengasong)日前在記者會上說:「這可能將引發疫情大流行。」

許多人希望非洲對疫情的控制可以再撐一段時間,至少到可以取得的疫苗數量足夠非洲各地的民眾接種。但馬諦警告:「疫苗不是我們的問題解答」。他說:「除非有足夠的疫苗可以全球施打,否則我們最關鍵的防禦仍是避免大規模群聚,並戴好口罩。而就控制這次的疫情來說,焦點仍必須放在這些非藥物的介入手段上。」

原始連結
相關新聞
連打疫苗都要浪漫?巴斯德祖國蝸牛速度接種淪世界笑柄 馬克宏超無奈

英國變種病毒侵台累計達4例 均自英國移入

防疫旅館、集檢所雙增 指揮中心:可負荷5萬人返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