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起 1週暴增623例

衛福部疾管署昨(十八)日表示,COVID-19新增六百二十三例本土確診病例(併發症),預估這波疫情將在八、九月到高峰,九月以後才會下降。圖為高雄民眾戴著口罩,坐在苓雅區一處公園閒聊、話家常。(中央社)
衛福部疾管署昨(十八)日表示,COVID-19新增六百二十三例本土確診病例(併發症),預估這波疫情將在八、九月到高峰,九月以後才會下降。圖為高雄民眾戴著口罩,坐在苓雅區一處公園閒聊、話家常。(中央社)

▲衛福部疾管署昨(十八)日表示,COVID-19新增六百二十三例本土確診病例(併發症),預估這波疫情將在八、九月到高峰,九月以後才會下降。圖為高雄民眾戴著口罩,坐在苓雅區一處公園閒聊、話家常。(中央社)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新增六二三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高出近九成。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之前有做過數理模式的分析,疫情預估在八九月達高峰,大概到九月後才會下降,仍需觀察國際疫情及變異株的情形。另,在重症個案中,有二名未滿一歲嬰併發肺炎,皆於住院第五天康復出院。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國內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新增六二三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三二九例上升;另上週新增三十八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二十例上升。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併發重症個案中有二位未滿一歲男嬰;一名為南部三個月大男嬰,沒有潛在疾病,未達接種疫苗年齡,在六月中旬出現發燒、咳嗽有痰、流鼻水等症狀,隔天呼吸困難、呼吸喘就醫,COVID-19快篩陽性,且X光顯示已經有肺炎的情形,因有呼吸窘迫的情形,醫師收治加護病房治療,過程中病況逐漸改善,住院第五天康復出院。

另一名為中部八個月大男嬰,本身沒有潛在疾病,未接種過COVID-19疫苗;六月上旬出現近四十度高燒、咳嗽有痰,就醫COVID-19和腺病毒快篩都是陰性,後來回家隔天發燒症狀持續,出現呼吸急促、活動力與食慾下降的狀況,就醫時發現低血氧,且COVID-19快篩和PCR都陽性,X光也顯示有雙側肺炎,因有呼吸窘迫的狀況,收治加護病房,治療後症狀緩解,於住院第五天康復出院。同住家人在個案發病前有呼吸道症狀。

疾管署再次提醒,由於國內疫情持續上升,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