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密碼」 專業分析新冠始末 解析疫病對人類深遠影響

前台灣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與吳元煌醫師出版新書「疫情的密碼」,回顧新冠疫情始末,探討病毒起源、防疫措施及未來發展趨勢。(記者張庭瑜/攝影)
前台灣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與吳元煌醫師出版新書「疫情的密碼」,回顧新冠疫情始末,探討病毒起源、防疫措施及未來發展趨勢。(記者張庭瑜/攝影)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逾四年,前台灣衛生福利部長、美國仁愛醫療集團(AHMC)聯合執行長邱文達與吳元煌醫師日前共同出版新書「疫情的密碼」。該書融合了130餘次多位醫師在教育和社區的演講經驗,以專業視角回顧疫情始末,探討病毒起源、傳播、防疫措施及未來發展趨勢,為讀者呈現疫情全貌。

書中首先指出,2019年12月病毒已現蹤跡,但各方延誤導致疫情迅速蔓延。並以鐵達尼號事件為喻,批評人類面對未知威脅時的輕忽,導致錯失控制良機。書中也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初期應對不當,未及時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且遲至2021年5月才承認氣溶膠傳播可能性,致使全球防疫延宕。

書中運用「冰山理論」解析疫情,強調表面數據僅反映冰山一角,將疫情分為四層:確診和死亡數據、病毒變種與傳染力變化、治療方法和疫苗發展、以及生活型態與防護行為的改變。

書中也指出,雖然疫苗在疫情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隨著病毒的快速突變和疫苗施打率不足,未來仍需警惕新一波疫情的爆發。邱文達提到,美國的疫苗施打率遠低於預期,使得疫情控制更加困難。此外,隨時間推移,疫苗保護效果逐漸減弱,需要定期接種新疫苗以維持免疫力。

書中詳細分析了疫情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遠距醫療在疫情期間大幅增加,從原來的約7%飆升至47%,但隨著疫情緩和,這一比率下降至13%。然而,遠距醫療的普及也帶來了癌症和慢性病診斷延誤等問題。此外,疫情還導致全球教育水平下降,數學和閱讀能力的退步尤為明顯。平均壽命也因疫情影響而大幅下降,美國的平均壽命從79歲降至76.4歲,直到2022年才恢復至77.5歲,預計需要五年左右才能完全恢復。

而後疫情時代的長期症狀,如疲勞、呼吸困難、嗅覺喪失等,仍然困擾著許多人。書中也引用英國的研究,指出接種兩劑疫苗可以降低長期症狀的發生率達47%。邱文達也指出,疫情初期許多人輕忽其嚴重性,將其類比為SARS的短暫流行,認為新冠疫情也會迅速消退。然而,疫情的長期性和嚴重性超出預期。

談及華人社群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邱文達表示,由於華人社群有SARS的經驗,對於新冠疫情的警覺性較高。例如,很多人一開始就使用N95口罩,並遵守社交距離及體溫監測等防疫措施。相較之下,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最初僅使用布口罩,後來疫情加劇後才轉向醫用口罩甚至雙層口罩。

書中也提及,未來幾年內可能出現新的大流行病,並呼籲全球共同努力預防下一次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爆發,應對森林破壞、濫殺野生動物及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此次新冠疫情是一個警鐘,提醒民眾須為未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做好準備。邱文達強調,唯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應對未來的傳染病威脅,並提出具體建議,包括心理準備、規畫居家隔離空間及衛生設施、確保空調系統獨立性、備妥基本藥物及防疫物資,以及學會關注CDC疫情警告,根據社區污水檢測結果調整防疫措施。

邱文達在撰寫新冠疫情相關書籍的過程中,得到眾多醫師的回饋和鼓勵,包括林元清、Kenneth Sim、Linda Marsh、邱俊杰、陳筱芬、劉扶東、閻雲等人。邱文達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出版,幫助更多民眾了解疫情,並在未來遇到類似情況時可以借鏡。

該書由世界日報「大家來寫書」活動項目出版。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國公民企圖闖海湖莊園被捕 稱持有文件證明北京與川普遇刺有關
護士罹病臉上布滿腫瘤與疤痕 遭西南航空趕下機
華埠開槍襲警案 嫌犯被控謀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