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全國15縣市139校停課 教育部將考量實務修標準

台灣新冠炎疫情升溫,本土確診病例爆增,教育部傍晚公布最統計全國今天共有139校受疫情影響停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大規模停課會影響受教權,將檢討停課標準是否太嚴格。教育部也表示,將考量實務狀況研議修停課標準。

疫情升溫,教育部將考量實務狀況研議修停課標準。(中央社)
疫情升溫,教育部將考量實務狀況研議修停課標準。(中央社)

教育部現行停課標準,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有2班以上師生確診(出現跨班感染),全校停課;大專校院有2名師生確診,則該校(校區)停課。停課期程為10天,縣市可以有更嚴格的規範,包括採預防性停課。根據教育部今天傍晚公布的最新統計(截至下午3時數據),今天(7日)全國有15縣市、139校全校停課或部分班級停課,包含幼兒園15所、國小52校、國中13校、高級中等學校18校、大專校院41校。

陳時中上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持續大規模停課會影響小孩的受教權,停課規定是否太嚴格,相關規定可討論。陳時中隨後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答詢時也解釋,因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輕症個案較多,若採用原來的標準積極停課,對社會穩定度不見得是好事。

至於教育部會從哪些角度來研議停課標準,包括有無打過疫苗、全校快篩結果等,教育部晚間以書面答覆記者 提問表示,將依照指揮中心最新防疫政策及方向,考量病毒特性及疫情發展,並徵詢地方政府、各級學校意見及實務狀況,研議和修正停課標準,報請指揮中心同意核准後執行。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接受記者電話訪問表示,疫情發生至今,中央、地方在防疫上常有不同考量。以停課標準來說,縣市政府往往更為嚴格,在實務上確實會造成一些困擾,相關規範應更有「一體性」。侯俊良認為停課確實會影響學習權益,即便有線上學習,仍不能完全代替實體課程,尤其是校內的同儕互動,更是難以取代。中央視疫情滾動修正停課標準,確有必要,但指揮中心要提供更多的科學證據,才能說服地方政府、家長和社會大眾。

侯俊良也指出,疫情調查資訊應更公開透明,許多恐懼來自於不理解,例如家長只知道學校有人確診,卻不知是在春假期間感染,根本沒與其他師生接觸。學校為求謹慎採預防性停課,但若家長有接收到完整訊息,可能根本不需要停課。

責任主編:于維寧

我嚴防新冠肺炎
疫情燒進總統府 蔡英文健康狀況曝光
「沒打過疫苗」彰縣1軍人確診 病毒量直線飆升病況曝
新北本土+111例 散發10個案「三重、蘆洲」居多
遶境可以畢旅不行! 盧秀燕:學生防護力較弱
高雄新增59例確診 金芭黎等3娛樂場所占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