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 桃園市國中小肥胖比例上升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根據桃園市110學年度國中小學生健檢資料分析,國小肥胖比例從原先13.1%攀升到14.25%,國中生16.70%同樣上升至17.78%。教育局表示,學生營養比例不均衡,同時,疫情期間缺少適當運動,造成學生肥胖比例升高,學校及家庭應注意學生飲食營養均衡,以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桃園市教育局表示,每年辦理學生健康檢查,並派員視察每校學生健檢執行情形,除了每學期實施視力、身高與體重等例行性檢查外,每年也編列預算補助高、國中小辦理一、四、七年級及高一學生全身健康檢查,以充分了解掌握學生成長及健康狀況。

桃園市110學年度國中小學生健檢資料分析,國小國中生肥胖比例上升,體健科科長鄭卉玶說,根據桃園市110學年度國中小學生健檢資料分析,國小肥胖比例從13.10%略為攀升至14.25%,國中生也從16.70%略升至17.78%,顯見學生營養比例不均衡,且疫情期間缺少適當運動,造成學生肥胖比例升高,學校及家庭應特別注意學生飲食營養的均衡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身高和口腔方面,近年來學生身高有逐年長高的趨勢,各年齡階段學生較往年平均長高約0.1-0.2公分,另外,國小生口腔疾病與齲齒率也較去年降低約2%,國中生齲齒率也呈緩降趨勢,顯示市府近年推動餐後潔牙及使用漱口水等衛生保健政策已發揮成效。(李明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