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惡化心理健康 馬州1/8童曾經歷抑鬱

大華府各地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持續增加,研究顯示,兒童心理狀態與家庭經濟、父母受教育情況緊密相關。(記者張筠 / 攝影)
大華府各地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持續增加,研究顯示,兒童心理狀態與家庭經濟、父母受教育情況緊密相關。(記者張筠 / 攝影)

近日一份關於兒童福利事業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美面臨心理健康危機的兒童和青少年人數急遽增加,大華府也同樣遭遇相同挑戰,其中維州的兒童健康程度則排在全美第13位,排名第19的馬州高達八分之一兒童曾經歷抑鬱或焦慮,華府的情況則更糟糕。

該報告由慈善機構安妮•E•凱西基金會(Annie E. Casey Foundation)發布,重點評估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庭經濟情況、身心健康狀態、教育程度、家庭和社區環境四大領域,藉此向兒童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建議。

報告顯示,維州的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在全美排第13名,雖然情況比馬州好,但23%兒童的父母沒有穩定工作,13%兒童生活貧困,62%的四年級學生閱讀水平不達標,62%的八年級學生數學能力不足,9%兒童的父母沒有高中學歷。

數據顯示,馬州總體兒童心理健康排名全國第19,逾31萬5000名兒童的父母沒有全職工作,41萬4000名孩子的家庭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他們的教育,父母收入的30%以上都用於住房,全州有15萬3000名孩童生活貧困。

而華府各單項的成績更落後,學生教育水平堪憂,全市僅有三成的四年級生閱讀能力過關,23%的八年級生數學成績達標,家庭貧困和父母缺乏教育的問題也更嚴重,37%兒童家庭沒有穩定收入,12%學生的父母沒有高中畢業。

馬州經濟政策中心(Maryland Center on Economic Policy)成員烏瑪納(Nonso Umunna)說,關於經濟和家庭的發現非常關鍵,「家庭經濟負擔和壓力對兒童影響深遠」,馬州八分之一的兒童曾有焦慮或抑鬱症,「兒童的心理健康和壓力雖因新冠疫情加劇惡化,但研究顯示,早在疫情爆發前,孩子們就已遭遇心理健康問題。」

該報告建議增加心理健康資源,提升兒童和青少年的意識,並協助他們了解如何尋求幫助;根據「美國學校輔導員協會」(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學生與心理輔導員的比例至少要達250比1才是健康狀態,此外學校也要和政府機構合作推出其他輔導資源,包括經濟援助項目,營養補充計畫,教育資源的擴展等,從而更全面關注兒童心理。

烏瑪納說,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也應覆蓋兒童的成長經歷和身分認同,數據顯示,特定群體的兒童傾向自殺的比率較高,包括非裔、LGBTQ、印第安裔等,關注不同群體的特殊需要。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曼哈頓華人餐廳戶外用餐區 光天化日男女「尋歡」
路透專欄作家:美中關係千瘡百孔 進入瓦解的最後階段
備戰衰退…超市引進平價商品 顧客改刷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