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沒出門兒子卻過敏 Janet終於找到「隱形原因」

Janet發現疫情期間小朋友待在室內還是有過敏問題。(圖/Discovery)
Janet發現疫情期間小朋友待在室內還是有過敏問題。(圖/Discovery)

記者潘鈺楨/台北報導

小孩受過敏所苦,一定是花粉或空氣污染造成的嗎?實際問題可能出現在家裡!全新特集《從台灣看未來:兒童健康》,節目主持人Janet謝怡芬育有2子,她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朋友待在室內還是有過敏問題,請教專家後得知居家環境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等隱形殺手,也會危害孩童健康。

居家環境內的空氣、水、光線、溫度與噪音,都對健康造成影響,建築材料和傢俱、用品中也可能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影響我們的中樞神經。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與各國都有訂立健康建築相關基準值,但僅針對成年人所訂定,譬如空氣樣本是在成年人坐下和站立的高度採集,然而嬰幼兒的活動範圍距離地面較近,甚至經常接觸及啃咬生活用品及玩具等,這些基準值不一定適用。

建築材料和傢俱可能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圖/Discovery)
建築材料和傢俱可能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圖/Discovery)

有鑑於此,一群來自台灣的產官學團隊正逐步打造專門為嬰幼兒設立的新標準,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社團法人台灣健築協會、中華兒童家庭教育協會、孕學林數據科技、寶舖建設共同推動「Good for Baby」健康標準與認證,考量嬰幼兒是在100公分以下的居家環境中活動,接觸的粉塵、懸浮物和VOCs密集度及濃度較高,加上孩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毒性的耐受度也低,此計畫提出從建築物本身及居家空間的設計源頭開始管理,公開住宅使用的材料、環境與維護的數據,嚴格把關建築材料、傢具、用品等三大面向,打造真正能真正守護嬰幼兒健康的標準和認證流程。

這些標準包含建造住宅使用材料的VOCs、甲醛濃度及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鉅細靡遺的檢視家中的各項細節,避免居家空間存在對人體有害的因子。2022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健康環境是基本人權,其中當然也包括嬰幼兒的健康權利,《從台灣看未來:兒童健康》5月25日星期四晚間9點Discovery頻道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