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洶湧,中國宣傳機器如何自圓其說?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政府防疫政策突然急轉彎之後,官方媒體正在苦苦掙扎,審查員也在加班加點,摸索一種能夠自圓其說的連貫敘述方式。

多年來,中國的宣傳機器將病毒“清零”政策譽為中共專制統治的優越性和偉大領袖習近平智慧的證明。

但是現在,宣傳喉舌只能將取消嚴格的旅行限制、核酸檢測和緊急封鎖的決定說成是一種勝利,即使疫情洶湧,病例激增。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方可成說:“官方媒體還沒有想出一個宏大的敘事來使這一突如其來的激進變化完全正當化。”

“他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告訴法新社,“不一致的信息傳遞表明,宣傳部門可能缺乏來自黨內的適當指示,不知道如何講述這種狀況。”

無論怎樣都是勝利

一些媒體暗示並非一切順利。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和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本周進行的報道敦促人們“適當”使用新冠感染相關藥品,並強調政府努力保證供應。

但是,官方媒體避免報道疫情洶湧,而是努力平息民眾對病毒效力的擔憂,並將政策轉變描述為合理的、可控的和勝利地結束封控。

上周,《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評寫道:“回首過去近三年時間,我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歷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

它說,“抗疫鬥爭,最大程度保障了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創造了生產生活條件和投資發展環境,最大程度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近三年鏖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病毒弱了、我們強了,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上周五,一家黨報引用了官方估計的東部城市青島每天50萬個新增病例。法新社對該文章的核查顯示,到周六(12月24日),該報道已被修改,刪除了這個數字。

雖然習近平最近的一系列外交活動佔據了媒體頭條,但他還沒有公開評論直到最近還是一項標志性政策的“清零”措施的崩潰。

批評與審查

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也彌漫著類似的不確定性,審查人員一直忙著清除政治敏感內容。

根據法新社記者的核查,在中國流行社交媒體微博平台上,有幾條聲稱描述與新冠有關的死亡的帖子似乎在周五(12月23日)下午遭到審查了。

其中包括幾張在火葬場拍攝的照片,以及一個自稱是遭受病毒感染後死亡的兩歲女孩的母親發布的帖子。

據審查監督機構GreatFire.org稱,有關藥品短缺和價格欺詐的帖子也被刪除了。

對此,社交媒體用戶發表了憤怒或嘲諷的評論。

一家官方媒體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者、67歲的吳冠英死於“重感冒”,遭到網民的“圍觀”。

一位評論者將這種宣傳方式類比中國的獨裁鄰國朝鮮,而另一位網友的評論則問道:“現在說新冠是違法嗎?”

然而,截至周五下午,網上還有很多批評性的帖子,其中包括對政府缺乏退出清零政策計劃的批評。

“他們真的以為可以通過封鎖來消滅病毒嗎?”一個網民問,“三年來,他們從未為無法控制的情況制定過應急計劃?”

方可成說,中國官員“最終會找到一種方法,把一切都說成是勝利,也許是在感染情況穩定下來之後”。

他說:“計算新冠死亡人數的獨特方式已經為其提供了基礎。”他指的是中國政府對新冠死亡重新定義,排除了許多死亡人數。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數字,中國在周六的正式記錄了沒有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

一個與中國如何定義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有關的微博話題標簽——只計算檢測結果呈陽性後死於呼吸衰竭的人數——遭到了審查。

(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