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狂囤貨!心理學家解釋:為什麼消費者要瘋搶衛生紙?

為什麼在這種關頭,民眾要選擇大量採買?為什麼要囤積衛生紙?還是這一切是心理因素作祟?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在台灣的擴散和蔓延,這場影響你我的驟變改變了生活方式、工作性質,不能出門的限制和待在家防疫的心理,也讓不安的情緒激起囤貨的習慣,不少人在疫情爆發初期一窩蜂地湧入賣場採買生活物資,大量購買泡麵、罐頭、酒精與衛生紙,似乎不去購買,之後便再也買不到。

但這種現象,不是只有在台灣發生,而是世界各國在面對疫情時期的緊張感,都有著想要「長期抗戰」的準備──然而,為什麼在這種關頭,民眾要選擇大量採買?為什麼要囤積衛生紙?還是這一切是心理因素作祟?

《cnbc》報導,心理學家就為此作出了解釋。

用購物的行為來找回控制權

去年美國疫情爆發初期,也一堆人瘋搶物資,但卻沒人戴口罩。insider
去年美國疫情爆發初期,也一堆人瘋搶物資,但卻沒人戴口罩。insider

去年美國疫情爆發初期,也一堆人瘋搶物資,但卻沒人戴口罩。insider

英國(UK)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的消費心理學家保羅馬斯登(Paul Marsden)表示,這一切其實都可以歸納為心理學上的「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即以大量購物管理情緒狀態的方法。

他分享,「這是一個在彷彿在失控的世界中要『收回控制權』的方式,而這樣的搶購,其實可以理解為要滿足基本的心理學需求。」

所謂的購物療法,指的是人們透過購物來釋放壓力、緩解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它實現了自我療癒的滿足感,並壓抑了不安的心理。

這個研究名詞的出現,最早始於1986年,一開始是出現在當年聖誕節購物潮時的《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上,「我們已經變成了一個用購物袋衡量生活品質,並用購物療法撫慰心靈創傷的國家。」

感受到壓力時 行為的動機會受到阻礙

全聯瘋搶物資的狀況。張智傑攝
全聯瘋搶物資的狀況。張智傑攝

全聯瘋搶物資的狀況。張智傑攝

而疫情時期的大量購物和囤貨、甚至買到超出所需最後放到過期、壞掉的狀況,心理學家強調,「這是當購買能力實現時,彷彿自己是個『聰明的購物者』的滿足感。」

有趣的是,心理學家分享,當人們感受到壓力時,所做事情的動機就會受到阻礙,因此他們會看別人在做什麼,接著一窩蜂的去做同一件事情,「特別是當社群媒體上滿布貨架上空蕩蕩的照片時,無論這件事情是否合理,這都是和人們發出信號,似乎表明這就是要立馬去做的事情。」

他補充,「有時候,社會知識可能具有很多的價值,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對某件事情如何做出反應時,我們會跟著他人的行為一起動作。」

有趣的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市場的洗手乳、酒精的需求量大增,但許多消費者也一直購買令人訝異的產品──衛生紙。

衛生紙成了恐慌時的指標性商品

衛生紙成了疫情恐慌時期指標性的囤貨商品。pri
衛生紙成了疫情恐慌時期指標性的囤貨商品。pri

衛生紙成了疫情恐慌時期指標性的囤貨商品。pri

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商業心理學教授迪米特李奧(Dimitrios Tsivrikos)就說,「衛生紙以成了大規模恐慌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指標商品。」

他表示,在不確定的時期,人們會進入一個恐慌階段,使人們變得不理性且神經質,「在颱風等天災條件下,我們可以做好準備,因為我們知道要準備多少物品,但對於病毒,要抗戰多久並沒有一個答案。」

於是,在人們進入超市購物時,「心理上會選擇高價值和高容量的產品,特別是想要重新獲得控制感時,衛生紙的大包裝成了主要目標,也成了安定感最主要的來源。」

尤其是在疫情下,似乎可能出門後就暴露在病毒的恐慌、不知道疫情究竟什麼時候會結束的擔憂心理,加劇了這種恐懼蔓延的擔憂,「當恐懼的感覺變多,人們就必須以實際的行為來對這種情況做出反應。」

專家說,「這種尋求自我肯定的需求,驅使我們做出不合理的舉動,像是買了一年份的衛生紙、根本會吃到膩的超大量泡麵等。」

瘋搶物資的同時,可能就是買了大量吃不完的商品。張智傑攝
瘋搶物資的同時,可能就是買了大量吃不完的商品。張智傑攝

瘋搶物資的同時,可能就是買了大量吃不完的商品。張智傑攝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