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限縮生活空間 情緒更壓抑

新冠疫情期間,早已影響正常生活。振興醫院身心內科醫師袁瑋昨(二十)日表示,去年台灣彷彿經歷防疫升級、降級、封城、開城,隨著新冠疫苗施打普及化,生活漸漸回復疫情前狀態,但還有許多未知的變化,讓民眾還在不斷調整因應方式,沒有人知道能不能回到「常態」?或是《後疫情時代》有「新的常態」需要去接納與適應?但封城限縮生活空間,情緒空間更是壓縮。

袁瑋指出,身心科門診量冷清了兩個多月後,出現跟台股有得拚的上升行情,舉例來說,封城造成每個人生活改變,被限縮的不只是生活空間,情緒空間更壓縮到令人窒息,比如在家工作同時顧小孩,失去了原本休閒的時間與空間;退休者本來有許多學習或活動通通暫停,關在家卻被恐怖的新聞轟炸;不擅長用網路社交媒體與他人互動的人特別孤單。

袁瑋醫師指出,需被照顧的年長老人無日照機構可去,連長照人員都無法到家,家人照顧負擔增加;有些人失去工作、關店;有些人因這段時間生活不便或害怕就醫,造成身體衰弱或疾病惡化;更多人平時因為工作與興趣,與家人間有個健康的距離,突然整天被關在一起,每個人都快窒息了!

去年所經歷的疫情雖然逐漸過去,民眾試著去理解這些經驗時,也令人對生活、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生命的意義上有許多困惑,甚至產生焦慮、悲傷、失落、孤單等情緒。後疫情時代重新開始生活、重新與人連結的時候,建議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讓新的常態生活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