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來了誰先打? 醫護造冊兼顧意願

疫苗一抵台,指揮中心之所以能迅速列出,優先施打的醫護人數,關鍵就在超前部署的疫苗名單「編列造冊」。然而,每間醫院至少有上千位工作人員,這份名單如何建立?建立後還有哪些問題隨之而來?帶您了解。

來到醫院,提到防疫,整棟樓其實都是一座堡壘,每個人都是士兵,除了前線醫護,要面對面接觸民眾以外,就算是都待在辦公室的行政人員,也有可能因為不小心的接觸,感染到了環境病毒。

醫院堡壘,抵禦全球百年大疫,沒有人是局外人,想要全體全身而退,疫苗將是決勝關鍵。

以新光醫院為例,醫師就有400多人,護理人員差不多是1000多位,另外還有500多位檢驗科,像是醫技人員等等,以及400多位行政人員,最後還有外包,像是清潔人員,差不多是300多位,如此龐大的數目,現在中央要求都要針對新冠疫苗,來進行編列造冊,而且要分成醫事人員以及非醫事人員兩大類。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 洪子仁:「非醫事人員的話,一般行政的或者後勤的,人事、財務、會計、總務,這都是屬於非醫事,包含我們合作的清潔、傳送這些。」

兩類分得清清楚楚,凸顯出疫苗到貨時,最現實問題:人數龐大、疫苗數量有限,便會以醫事人員為優先。然而造冊排順序,考量的還不只這些。

他們是醫院行政人員,在大廳櫃台協助自費採檢民眾辦理業務,

每天接觸30-80位不等。

醫院行政人員 林小姐:「要備齊他們護照、機票,或是出國工作或念書的正本,我才能幫他們做業務接洽,接觸10-20位,就會去用個消毒酒精、洗手,它會裂掉,會裂掉,然後真的是會紅、腫、癢。」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 洪子仁:「雖然不是在病房區,可是他譬如說,是在批價或掛號櫃台,這些同仁,事實上,他每天要接觸,這麼多來就醫的人,他的風險程度也是,比一般的要來得高,所以我覺得這一群人的順位,我們也是會把他排在前面。」

這時還要劃分暴露風險,依據可能跟確診者接觸的、頻率高低,分成三級。不同等級,去跟醫事、非醫事人員身分,交叉核對,才能決定順位。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 洪子仁:「可最後還是要根據,數量跟廠牌去調查,這些優先順序醫護人員,他的施打意願。」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黃立民:「如果效果是有明顯差距,會造成他不願意接種第一種疫苗,這都會使情況比較複雜。」

醫界一致表示,光是醫界開打疫苗,就比想像中複雜。身分與風險順序,再到個人意願,2021台灣新一輪防疫之戰,才正要開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銀」在起跑點 樂齡學堂超搶手
521全馬場紀錄! 73歲退休警挑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