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受害救濟苦等不到 受害者哽咽求蔡總統「幫幫我們」

國民黨團持續召開記者會,就疫情接種受害救濟,呼籲政府放寬標準、審議申請從簡,   圖:擷取自國民黨團臉書
國民黨團持續召開記者會,就疫情接種受害救濟,呼籲政府放寬標準、審議申請從簡, 圖:擷取自國民黨團臉書

[Newtalk新聞] COVID-19疫情早已緩和,但有疫苗接種受害者至今仍然無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6日)召開記者會,透過視訊聯繫受害人曾小姐與律師翁伊吟現身說法。國民黨團也喊話,行政院長陳建仁和衛福部,加速疫苗受害審議時程,認定標準要從寬,以及審議申請從簡,不要讓受害人和家屬,造成二次傷害,確保受害人法律保障應有的權益。

受害者曾小姐表示,她在施打第二劑AZ疫苗的17天發生不良反應,造成下肢腫脹,緊急送醫急診診斷為下肢靜脈血栓,住院3天治療後,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不幸的是,1年後血栓脫落流入肺部擠壓心臟,造成肺栓塞和心臟衰竭現象,曾因此住院開立病危通知,目前只能長期吃藥控制病情,醫師開立終身無法工作診斷。

曾婉琳哽咽表示,申請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已經一年半多,迄今完全沒有下文,因為無法正常工作,又必須扶養住在安養院的母親,經濟壓力大到喘不過氣,她希望總統蔡英文能將心比心,幫幫他們這些疫苗受害者。

本身也是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受害人的律師翁伊吟,她在第一線接受許多遭到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個人或是家屬,有離世者、成殘者,訴說接種後失去摯愛的親人、失去家庭經濟支柱,生活受到打擊、崩潰、痛苦。這群受害人和家屬,等待審議平均都在1年以上,且審議結果出來後,即便是無法確定關聯性,或是由醫師開立與疫苗施打相關診斷證明,獲得審議補償金額還是非常的低。

翁伊吟哽咽稱,事實上,絕大多數申請審議案件都遭不予救濟審議判定,只能再進行訴願程序,這又是一條漫長的等待;其中又有許多經濟狀況不好的受害者,帶著孩子求助法律諮詢時崩潰大哭,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情境衝擊,「相當痛苦!」希望政府真的能夠為受害人感同身受。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去年9月27日立法院總質詢期間,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薛瑞元承諾從寬處理,2年內處理完,結果跳票了!按照現在的審理速度,恐怕4年內都審理不完。

曾銘宗指出,目前疫苗受害救濟有三大問題,一是手續繁複,要求受害人不斷補資料。二是時程太長,依照審議辦法規定,原則上6個月要完成審議,可延長3個月,最遲9個月要審議處理完畢,事實上超過2年、3年的比比皆是,衛福部本身就為違法。三是判定太難,依照最新審議資料統計,「有關」部分有123例,已經審議完成有3271例,真正認定與疫苗施打有關的只有3.7%,其他都被判定沒有因果關係,無法獲得相關補償。

黨團書記長謝衣鳯表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從2021年3月22日到2023年7月31日,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通報總計2萬1208件;但衛福部疾管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業務統計,近3年累計9101件,遠不及通報數。

另外,救濟申請數,截至今年7月14日,COVID-19疫苗接種受害救濟案件審理情形,申請數為7741件、已結案3512件。在結案數分類當中,「相關」、「無法確定」案件數為327件,「無關」但補助案件數為222件,這代表申請救濟能夠獲得救濟比例為9.31%,獲得補助比例為6.32%,救濟給付金額最高600萬元,僅有5件為「相關」死亡案件。

謝衣鳯指出,每月疫苗救濟審議件數為106件,以目前仍有4229件來推算,平均需要3.33年才能審議完畢。衛福部長薛瑞元去年9月27號說,申請COVID-19疫苗不良反應有6000多件,審查委員將從1組增為5組,預計在2年內可以審議完畢。但目前情況並非如此,以目前剩餘4229件來看,需要3.33年。

曾銘宗表示,國民黨團到今天為止,總共召開過8次疫苗受害救濟相關記者會,但蔡政府不理不睬,如受害人曾小姐,申請審議一年多,一點消息也沒有,號稱溫暖堅韌的陳內閣,一點溫度都沒有、一點人性都沒有。國民黨團要求陳建仁,既然號稱是「溫暖堅韌內閣」,就請從速、從寬、從簡,盡速處理,確保受到傷害的民眾基本權利。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主張醫療升至GDP 8% 柯文哲:放寬自費市場、推「全責醫護」
藍揭何博文抄論文新證據 直接剪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組織法》10頁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