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走過的日子 山高水長情深厚

走入深山,進到原住部落,不是遊山玩水,2019年疫情爆發前,慈濟志工高大正帶著幾位實業家志工,正式踏入新店山區,一戶戶拜訪關懷,連過年過節也帶來禮物,分享給原住民小朋友,這分溫暖,不分日夜寒暑,延續至今。

幾個大男人,每個月至少要碰面一次。

慈濟志工 陳思宏:「因為他是我的母雞,所以他說一我不敢說二。」

慈濟志工 閻沛林:「如果不能參加要請假,我就會跟大正他去請假一下。」

那專屬司機當然非我莫屬,只要一車坐滿了,除了方便,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努力做到節能減碳。

慈濟志工 賀詩家:「如果沒有他老是開菩薩車,其實老實說,我們也很難上去,因為我自己其實早就把車賣了,早就不開車了。」

越開人煙越稀少,這一天的低溫真的有夠冷,一直到半山腰,將近50分鐘的車程,我們從2019年到現在,跨過疫情,都沒有停止過。

就是這麼的熱鬧,我們這一群,跟大孩子沒有什麼兩樣。

慈濟志工 賀詩家:「我覺得他們是朋友,他們對我來說,真的,就是一家又一家的朋友。」

慈濟志工 閻沛林:「因為我的小孩都大了,所以我會想起小時候跟我小孩子互動的情形,然後可能以後會帶孫子也說不定。」

慈濟志工 陳思宏:「我小孩現在5歲,所以跟他們最小的,可能才差3歲4歲而已,對呀,所以真的跟自己小朋友玩一樣。」

對了,還沒一一介紹他們,看看資料,你就知道他們是如何的不簡單。

陳思宏,38歲,醫療器材老闆;賀詩家,46歲,外商公司法務;閻沛林,54歲,建設公司負責人。那至於我,剛好夾在中間,不上不下,剛好50歲。中壯年,深山訪視大隊,我們都願意!目前關懷的8戶家庭,散居在烏來,光是單親,就占了快一半,還有其他種種因素,成了隔代教養。

慈濟志工 陳思宏:「踏入人家家門裡,也不是每一位都適合的,坦白講,因為或許他不懂,或者是他一個眼神,有可能都會傷害到案主。」

慈濟志工 賀詩家:「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最大最大的收穫,那他們很樸實很天真,然後很友善。」

慈濟志工 閻沛林:「像我的小孩會問我說,爸爸你今天是去哪裡,我說烏來訪視戶,哪一戶有什麼狀況。」

一切的一切,如果說是刻意為之,主要的精神源頭來自於他,呂芳川主任,至於為什麼,就讓我親自說個明白。

慈濟志工 高大正:「就是花東地區服務了偏鄉20年,然後又(推動)以茶代酒,做得真的讓人家非常感動,所以我們也一直希望以他為標竿,跟他學習。我們希望我們一起陪伴他們,等到有一天他們長大之後,也許他有能力的時候,也一起出來去幫助其他需要的人。」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慈濟精選│2009年關懷南投收容所
入冬首波冷氣團發威 今越晚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