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愛過頭 易養出缺語言能力「兒皇帝」

阿嬤疼孫,疼過了頭,最後可能變「憨孫」,一名二歲多的小男童講不出完整字句,只會發出「哼」、「餓」、「好」、「咿」等單字,原因竟然是阿嬤過於疼愛孫子,只要聽到乖孫喊「咿」,就餵東西,用腳踢鞋,就蹲下來幫忙繫鞋帶,而男童父母又放任其使用平板,不會要求孩子將話說完,以致語言發展遲緩。

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副秘書長、衛福部立台北醫院復健科技術長張婉嫈表示,家長過度照顧小孩,就可能養出缺乏語言能力的「兒皇帝」,孩子只要「咿」一聲,家長就開始幫忙,久而久之孩子難以透過一個完整句子陳述需求,不論想要、不想要,統統都發出「咿」的聲響。

例如,該名阿嬤只要聽到孫子發出「咿」一聲,就認為其肚子餓,馬上準備零食,這讓孩子不用說完一句話,需求就被滿足,當然就會失去溝通、講話等動機,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馬偕紀念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表示,全台約有五成小朋友因「環境剝奪」而導致語言發展遲緩,大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只問「好不好?要不要?等問句,孩子只要搖頭、點頭,就可以做出回應,或是動動手指,往冰箱一指,家長就知道其需求,久而久之,就懶得學講話。

陳慧如提醒家長,與孩子對話時,應採用開放式問句,引導孩子陳述自己需求及感覺。若小朋友無法說出完整句子,大人可以說出來,供孩子學習、模仿。此外,善用「親子對話式共讀」,每天陪同孩子閱讀繪本,讓孩子「回答」,以便發展語言能力。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兼研發長葉郁菁建議,家長和孩童互動時,應該放慢講話速度,並留意「句子長短」,增加詞彙數量,減少使用「NO、不行、不可以」等短語,並嘗試讓孩子講出自身感受及想法。

張婉嫈指出,家長應該學習如何誘發孩童表達的欲望,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例如,孩子講「餓餓」時,就應該教導說「我肚子餓,我要吃飯」;家長也可透過卡通、兒歌,增加親子互動,創造語言學習環境,並增加語言詞彙。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幫台積電美廠配管待遇曝!水電工月領14萬 內行揭「當地價」:算少了
不工作也能過想要的生活!他「以房養股」33歲退休 每月多4萬收入
墾丁化?他到北埔買黑糖糕「結帳120元」 怒:同樣東西貴3倍
「蜘蛛人」情侶宿命:女的都比男的會得獎、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