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誰人知 善用5原則精準自述

疼痛是身體的警訊,但由於疼痛是主觀感受,旁人無法體會或釐清,需仰賴患者自行描述,供醫師評估。醫師建議,如有疼痛問題應掌握自我描述5原則「誘質放強時」(PQRST),幫助醫師更精準、快速找出疼痛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每個人都曾面臨疼痛問題,新竹台大分院腫瘤部醫師陳敬左說明,疼痛描述5原則「PQRST」分別為誘因Provokes、性質Quality、放射Radiates、強度Severity、時間Time,「誘質放強時」諧音「又值放槍時」,簡單又好記。

首先,患者可觀察發生疼痛的「誘因」,哪些情況會讓疼痛加劇、哪些情況又會減緩,例如下床時、翻身時、走路時、睡前、換藥時、空腹時,都可以主動告知醫師,有助於醫師快速推斷疼痛的原因,並給予適當治療。

其次是疼痛的「性質」,分為抽痛、鈍痛、絞痛、觸電般的痛,針刺般的疼痛、撕裂般的痛等不同種類,背後暗藏不同原因。陳敬左以癌症患者為例,抽痛可能和血管脈動有關,絞痛可能牽涉到腸道,鈍痛通常是腫瘤壓迫到內臟導致,至於針刺或觸電般的疼痛,大多是壓迫到神經。

第三項原則「放射」,簡單說就是疼痛的部位。陳敬左指出,如果能夠越精確地描述疼痛的位置,就能夠快速判斷疼痛的原因,並且建議觀察疼痛部位是否轉移,例如一開始是腹痛,後來變成背痛,可能代表有新的原因造成疼痛。

第四則是疼痛「強度」,0分是完全不痛,10分代表無法忍受的疼痛程度。陳敬左提醒,疼痛強度沒有正確答案,而是依據病患個人主觀感受;如果很難判斷疼痛程度高低,可以說明如何影響生活品質,例如「痛到吃不下」「晚上會痛醒」,以具體描述取代分數。

最後一項原則是「時間」。陳敬左說明,患者可以告訴醫師一天痛幾次、一次痛多久,例如「整天都在痛」「一次痛2到3小時」,也有些疼痛來得快也去得快,每次只發作短短幾分鐘,但一天會痛上4、5次,如果能夠描述越精準,越能幫助醫師採取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