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盼謹慎使用「莫納皮拉韋」 年底EUA屆期改用其它抗病毒藥

新冠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疾管署提供)
新冠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疾管署提供)


國內新冠疫情再起,有醫師質疑新冠住院病患激增,但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卻缺貨。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與疾管署長莊人祥今天(27日)下午親自舉行記者會釋疑,強調莫納皮拉韋為「有條件使用的藥物」,且已再採購2萬人份,預計7月4日到貨,未來也將請醫師在開立莫納皮拉韋時敘明理由,希望開立相關藥物時能更謹慎,莫納皮拉韋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年底到期後,將改用其它抗病毒藥物治療。

現行新冠抗病毒藥物共有3款,包括倍拉維(Paxlovid)、瑞德西韋(Remdesivir)、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倍拉維與莫納皮拉韋為口服藥物,瑞德西韋則為注射藥物,住院病患才能使用。近日新冠抗病毒藥物存量引發爭議,疾管署27日中午舉辦「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處置」線上講座,由邱泰源主持,邀請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盛望徽主講,希望讓臨床醫師更了解及熟悉新冠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及診治處置,疾管署並在線上講座結束後,緊接著舉行記者會,澄清外界對於缺藥以及藥物使用的疑慮。

莊人祥指出,根據相關研究顯示,莫納皮拉韋的保護效果有限、僅3成多,且其藥物作用機轉可能引發安全性疑慮,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我國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均建議新冠感染個案優先使用保護效果達7成多的倍拉維與瑞德西韋,莫納皮拉韋則列為「有條件下使用」的藥物,在無法使用倍拉維、瑞德西韋及其他建議藥物時才考慮使用。

莊人祥表示,莫納皮拉韋屬於緊急使用授權(EUA),EUA今年底屆期,全球只有日本通過其藥證,先進國家皆未給予莫納皮拉韋藥證,因此,衛福部傳染病諮詢委員會今年3月決議原則上不再採購莫納皮拉韋;不過,由於倍拉維與一些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導致醫師在臨床上碰到具有多重慢性病的患者,多會傾向開立莫納皮拉韋,因此今年的使用量較以往增加許多。為因應莫納皮拉韋的使用需求及近期新冠疫情上升,疾管署已完成2萬人份莫納皮拉韋採購作業,預計7月4日到貨,屆時將立刻配送醫療院所,另還有2萬人份開口合約。

莊人祥強調,莫納皮拉韋為有條件使用的藥物,其合理使用條件包括重度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透析者、重度肝功能不全,或既有疾病治療藥物與倍拉維具嚴重交互作用,停藥或換藥恐造成疾病惡化風險者等。至今年底莫納皮拉韋EUA屆期後將無法使用,美國FDA及我國食藥署正在審查倍拉維有關重度腎功能不全及透析患者的藥證,今年6月中旬食藥署也已通過瑞德西韋可用於肝功能不全等患者,疾管署將修正我國臨床感染處置指引並與國內相關醫學會合作,將原本使用莫納皮拉韋的病人轉移至其他治療。

出席記者會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盛望徽則指出,倍拉維會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嚴重程度與不同藥品有關,有些只須先把長期服用的心血管藥物停用5至8天,或是服用替代藥物即可,並無安全疑慮;若會產生交互作用,但風險不太高,則可考慮採取密切監測或減量使用,如有些高血壓藥與倍拉維同時使用,會導致血壓降低,便可考慮藥量減半使用或每天監測血壓。他強調,大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或交互作用在停藥後2、3天皆會改善。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新冠升溫單週確診恐逾10萬人 邱泰源祭四大因應策略
醫:病毒突變釀夏季新冠疫情 疫苗防重症效益勝抗病毒藥
疾管署採購最新款新冠疫苗 10/1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