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邀專家討論新冠抗病毒藥物 盼透過正確用藥發揮最大效益

疾管署邀專家討論新冠抗病毒藥物 盼透過正確用藥發揮最大效益
疾管署邀專家討論新冠抗病毒藥物 盼透過正確用藥發揮最大效益

為了讓具重症風險因子的COVID-19感染者獲得妥適治療,有效降低感染後導致嚴重併發症及死亡風險,發揮抗病毒藥物最大效益,疾病管制署今天(27日)舉辦「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處置」線上講座,期望讓臨床醫師更了解及熟悉COVID-19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及診治處置,提供就診個案適切診療與照護。

 

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中,但疾管署均有持續積極採購儲備抗病毒藥物,同時密切關注國際間疫情發展,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必須要防範於未然,臺灣醫療體系在過去已經奠定下良好基礎,接下來會持續保持,面對疫情升溫有四大策略,分別為疫情監測、強化防疫物品調度、研訂臨床感染管制指引、加強衛教。其中包括密切監測國內外疫情、變異株流行;300萬劑家用快篩及抗病毒藥物;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等國內外實證文獻適時修正;高風險個案事實開立抗病毒藥物,降低死亡率。

 

針對近期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存量爭議,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此款藥物被WHO與臨床指引列為是有條件下使用藥物,合理使用條件包括重度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透析者、重度肝功能不全或既有疾病的治療藥物與倍拉維具嚴重交互作用,停藥或換藥具有造成疾病惡化風險者等,正確適切用藥才能發揮藥物最大效益,同時保障民眾健康安全,另外其保護效果有7成,比另一款藥物倍拉維(Paxlovid)3成還差。

 

疾管署表示,倍拉維是屬於處方用藥也已取得藥證,民眾若不符合公費資格,有自費需求者,可請醫師開立處方簽到該公司通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