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切忌擅自用藥 誘發嚴重過敏恐送命

天氣轉涼,不少人會大啖美食,與親友相約吃海鮮,但也導致尿酸飆高、痛風發作,若懷疑罹患痛風而亂吃藥,當心出現嚴重後果!根據食藥署統計,國內近5年共有26人使用降尿酸藥品Allopurinol出現史蒂芬強森症候群,其中更有5人死亡。專家提醒,史蒂芬強森症候群是嚴重過敏,病患會出現皮膚潰爛,嚴重時恐致器官衰竭,甚至致死,若首次用藥,務必先就醫,接受基因檢測較安全。

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的關節疾病,主要因尿酸鹽結晶沉澱於骨組織和關節,造成關節的炎症反應。因痛風發作常和攝取過多的酒肉有關,也被稱為「富貴病」或「帝王病」。時序入秋後,日夜溫差大,加上此時民眾愛吃海鮮、火鍋,秋天也成了痛風發作的旺季。

在急性期痛風發作時,主要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秋水仙素(Colchicine)及類固醇止痛;若要長期控制痛風,就要使用降尿酸藥品,如Benzbromarone、Sulfinpyrazone、Probenecid、Allopurinol、Febuxostat,控制血液尿酸值。

值得關注的是,使用降尿酸藥品Allopurinol時務必要多加警覺,尤其帶有HLA-B*5801基因者,用藥後出現史蒂芬強森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700倍。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2018年國內曾出現9例用藥後產生史蒂芬強森症候群的個案,其中3例死亡。2019年共5例,其中1例死亡,隨著國人意識提高,此後每年通報的個案都是4例,去年有1人死亡。

中國附醫藥劑部部主任謝右文表示,史蒂芬強森症候群是嚴重的過敏,其過敏反應會展現在皮膚上,出現皮膚潰爛、紅疹、水泡、紅斑等,口腔黏膜也會受損,若情況嚴重,更會出現肝臟、肺部、腎臟等器官衰竭,導致死亡。

謝右文提醒民眾,健保署目前已針對首次使用Allopurinol的患者,提供基因檢測的給付,首次用藥者,務必先就醫接受檢測,確認自己是否帶有HLA-B*5801基因,遵循醫囑按時服藥。陳惠芳進一步指出,即便接受過基因檢測再用藥,民眾也不可掉以輕心,為避免未知的成分導致史蒂芬強森症候群,仍要留意身體反應,若有皮膚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紅腫灼熱、嘴唇腫、發燒等藥品過敏症狀,應立即回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