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關上劇場之門 繼續生存的大哉問 表演藝術產業,疫情下如何度難關?(下)

焦點專題Focus╱疫擾大地,「藝」勇前行

遵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導原則,兩廳院的觀眾席採取間隔座。(周嘉慧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遵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導原則,兩廳院的觀眾席採取間隔座。(周嘉慧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十七年前的SARS,重創過台灣的表演藝術產業,但表演團隊挺了過來,而當下正熱燒蔓延的武漢肺炎,在時空條件變換之下,為表演藝術帶來的是更嚴峻的寒冬,我們又將如何應對?在演出延期、停演的現實中,雖有文化部與各場館的紓困方案與協助,與除了有與其他行業面臨的相似困境外,表演藝術產業更有其本質性的脆弱體質,如何活下來,繼續讓人們可以享有藝術的動人力量,是所有從業者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嚴肅課題。

文字 魏君穎

網路直播取代現場 數位之路可行嗎?

隨著時代技術演進,網路直播演出的替代方案,很快地就被國外演出所採用。如原本就長期經營數位音樂廳的柏林愛樂,和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皆釋出免費收看的節目。對民眾來說,即使隔離在家,精神還可無限遨遊。

在疫情產生的宅經濟下,若能在訂閱平台上播放,讓觀眾付費收看,既讓藝術家的創作心血有了呈現機會,也提供另一種收入來源,看似不失為災情下可能的替代方案。謝念祖也認為,直播在台灣的狀況下很難執行,其一是直播演出需要一個攝影班,器材費用高昂,對觀眾的收費難以打平支出。其二是若創作的起心動念就不是為了轉播,而是在劇場,動機相當不同,螢幕也造成了舞台與觀眾間的第四面牆。同時,原本不是訓練對著鏡頭說話的劇場演員,不是設計來直播的腳本,臨時要更換演出方式,確有困難。況且,若都是看著電視,觀眾為何不去看韓劇?張寶慧也說,劇場表演在形式上比較緩慢,不像電視電影上比較快速的效果。

李孟融提出網路直播的功能之一,是避免讓現在無法進劇場的觀眾,未來再也不進劇場。同時,也看劇團的對網路媒介的定位是什麼?如果演出的目的是推廣或擴散,那直播可行,但螢幕取代劇場這件事情不會存在。儘管線上資源在這波疫情中紛紛湧現,也不能忽略觀眾從「線上」走到「現場」的距離很遠。而在數位化的嘗試中,表演藝術聯盟會採取陪伴策略,整合工具跟平台,相關法令跟問答,法律問題等。

振興方案和未來因應 如何增加產業「抵抗力」?

文化部喊出「防疫為重,紓困並行,振興在後」的原則,現下看來,防疫尚未完成,國民仍須努力。很快地在三月中下旬,文化部便已召開說明會,並開始受理紓困補助的申請,在說明會上,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張書豹司長說明,紓困補助並非競爭型補助,不比企劃優秀與否,盡量提供。期待在超高效率之下,紓困補助能成為表演藝術界的及時雨。

為了減少藝文工作者在填表時的困難,張寶慧呼籲劇場相關的各中介組織,可開放辦公室時段、提供公版文件、相關諮詢及填表協助,會比各自面對表格來得有效率。同時,也可協助劇團及個人工作者,視個人適用狀況選擇最有利的申請方式,藉此也了解各劇團所面對的困難,和解決方式,是了解劇場生態的好方式。

而在振興層面,仿照實施過的「夜市券」而提出的「振興券」,是否能夠幫助疑問產業?李孟融認為,藝文消費已有既定的通路如售票系統等行銷方式,印券成本很高,有點難想像真能對藝文有所幫助。

就張寶慧的觀察,表演藝術票券票價較高,也許對於本來就喜歡劇場的觀眾可以少付錢,不見得能因此開發新的觀眾。比較有可能開發新觀眾的,倒是在兒童藝術節等票價較低的親子節目。但整體藝文產業的振興,仍需要等到大眾心理上準備好了,不再需要為了疫情擔憂,才會有看戲的心情。

劇場也向來有「先百業而衰,後百業而興」的特性,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將再度面臨經濟衰退,藝文產業得花多久的時間復甦,也尚難推論。表演藝術界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考驗的是整體產業的體質,也許此時尚未有時間沉澱思考,但不可不記取教訓的是:未來的面對同樣的突發事件,有沒有能力去因應,增加「抵抗力」?

值此之時,風險管理便更加重要。例如面對每年夏天的颱風季,劇場界亦曾討論過「節目中斷險」是否能給予更多保障。全民大劇團和人力飛行劇團都曾經評估過,但最終沒有投保。除了財務上的評估之外,劇場的運作方式和思維跟保險業者的想像也有很大差異,必須仔細對焦才能理解保險是否適用。

而政府在提供急難補助及紓困方案外,或許還可思考:比照農委會推動的農作物保險,以政策方式鼓勵藝文團體投保相關保險,若以勞保為勞方和資方分攤的概念看來,團隊跟政府各自負擔部分風險,團隊固定提撥保費等,提供團體未來在急難時可以申請理賠的管道。

參考國際案例 激盪不同做法

同樣面對劇場關閉的取消潮,以英國為例,一些具有受捐助資格的團體,面對大量需要處理退票的訂單,也請觀眾考慮將票款轉為捐款,協助劇場度過難關。亦有團體如英格蘭國家芭蕾,則提供觀眾將票款轉為儲值券,日後再用來訂購別的節目。除此之外,國外案例亦有轉為會員年費、轉為線上收看節目的付費點數等做法,儘量減少因退票產生的損失。

災變來襲,對個別團體來說,考驗的是運作核心的行政能力,能否立即反應各種狀態;對個別國家來說,則足以顯現各國藝術與文化政策生態、法令規定的不同做法。從香港、台灣、新加坡到英國,各國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提出不同的紓困和補助方案。國際性組織如國際藝術協會與文化機構網絡(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ts Councils and Culture Agencies,IFACCA)或是歐盟的 On the Move,皆不斷地協助彙整藝術家在這段期間所需要的資訊和資源,研究者、自由工作者、工會組織等,藉此得以跨越國界整合起來,互通訊息,而拜遠端通訊工具之便,已有研究組織發起線上國際研討會,為未來檢視相關政策做準備。

集眾人之力成就的藝術 集眾人之力挺過難關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不得不待在家的日子裡,劇場、歌劇院、音樂家紛紛用不同的方式,提供各式各樣的解憂之道。如果要問文化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值得用這麼多預算紓困,或許重點不在產值,也不在它所帶動的經濟活動,而是藝術提醒人們,天空中仍有星星存在。劇場是集眾人之力成就的藝術,而集眾人之力,最後也能挺過難關。

參考網址:

文化部協助受疫情影響之文化藝術事業防疫及紓困振興專區

藝文團隊疫情紓困資訊整理共筆(表演藝術聯盟) hackmd.io/@b3ss/arts_rescue_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