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紀元!北榮核醫精準醫療中心暨PET/CT啟用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在診斷癌症、分期、再分期與復發上,正子斷層掃描(簡稱PET/CT),結合正子造影(PET)及電腦斷層掃描(CT),是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重要影像診斷工具,並且在基因治療等尖端醫學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癌症治療新紀元!北榮核醫精準醫療中心暨PET/CT啟用
癌症治療新紀元!北榮核醫精準醫療中心暨PET/CT啟用

臺北榮總今2日舉行核醫精準醫療中心剪綵暨數位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儀(PET/CT)啟用儀式,融合科技與醫學,將診斷與治療無縫結合,引進並開發針對特定腫瘤的放射性藥物,結合 AI智慧醫療及堅強的醫療團隊,建構完整的癌症治療中心,引領癌症治療新紀元。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表示,民國57年,葉鑫華教授自美返國開創現代核醫子醫學;59年於臺北榮總成立核子醫學中心,81年設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引進臺灣第一台PET/CT,首開國內代謝及功能性正子電腦斷層造影診斷先河。在葉鑫華、劉仁賢、王世楨、黃文盛等歷任主任帶領下,將核子醫學發揚光大。今日啟用的數位化PET/CT,斥資9千多萬元設置,加上PET/MR等先進的儀器,將幫助第一線臨床醫師做最快速、最精準的診斷及治療。

數位化PET/CT:高效率、低輻射、快速

臺北榮總核醫部彭南靖主任表示,PET/CT高效率、低輻射且檢查快速,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4.1%至98.5%,是目前公認偵測癌症最有效的利器。核醫精準醫療中心引進最新數位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儀(PET/CT),影像解析度由3.75 mm提高至 2.1mm,造影靈敏度提高了1.8倍,正子藥物注射劑量可減少一半,病人可以在更舒適的狀況下接受更低輻射劑量的正子造影檢查,為精準治療提供更快速便利的工具。本中心設有高階正子造影中心及同位素治療病房,提供一站式個人化精準醫學診斷及治療服務。

彭南靖主任說明,從正子影像中可以觀察到不同腫瘤的特徵,包括腫瘤代謝、特異性抗原表現、腫瘤細胞膜合成以及免疫相關反應,結合迴旋加速器正子製藥的技術,開發針對特定腫瘤的放射性藥物,目前已應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及前列腺癌治療等領域。

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有新的治療方法

臺北榮總核醫部成功引進「鎦-177 DOTATATE體內核種」藥物,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一名50歲女性病人,罹患神經內分泌瘤併多處肝轉移,以「鎦-177 DOTATATE體內核種」藥物進行四次完整療程後,病灶及數量大幅減少

臺北榮總今2日舉行核醫精準醫療中心剪綵暨數位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儀(PET/CT)啟用儀式。(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臺北榮總今2日舉行核醫精準醫療中心剪綵暨數位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儀(PET/CT)啟用儀式。(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臺北榮總核醫部獲得TFDA首度核准,可自行生產製造F-18 PSMA 1007檢查藥物,此藥物可附著在攝護腺的癌細胞上,讓癌細胞看的更清楚,不僅可進行癌症分期評估,也可評估「鎦-177 PSMA 體內核種」藥物治療可行性,提供晚期轉移攝護腺癌患者,在荷爾蒙治療和化療失敗後的治療選擇。目前治療的六位病人中,其中一位72歲男性,患有攝護腺癌併局部復發及骨轉移,經過一次治療後腫瘤指數已降為一半,過程並無任何不適,持續治療中。

對於什麼樣的人需要做PET/CT,彭南靖主任說明,根據日、韓及臺灣研究顯示,對於一般無症狀病人篩檢癌症的發現率僅1.2%,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增,60歲以上可達1.5-2.6%;另外不同族群及共病狀況可以高達3.3-18.8%。疑癌病人篩檢癌症的發現率為25%,因不同原因的罹癌風險比例而有所不同,若是臨床症狀疑癌(含體重不明原因半年內下降5公斤)為37.1%,影像檢查疑癌為19.5%,腫瘤指標升高為15.9%。此次PET/CT裝機測試期間共23位受試者參與,發現四位有明顯病灶,陽性率達17.4%。

彭南靖主任強調,正子造影檢查對風險較高的族群及疑似癌症的病人較有價值。在一般無症狀偵測癌症發現率僅1.2%,不建議以PET/CT去普篩,但是其好處是可以偵測到早期的病灶,預後較佳。50歲以上成年人若是疑癌,建議每隔1-2年規劃做一次健康檢查,有癌症家族史,要提早10年做準備。

北榮核醫精準醫療中心暨PET/CT啟用

核醫精準醫療中心結合PET/CT、PET/MR與同位素治療病房,發展核醫診療一體化。包括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之胜肽受體(PRRT)與針對攝護腺癌之特定膜抗原(PSMA)正子造影與核種治療,以及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前的特殊正子造影。

PRRT與PSMA之診療一體化是透過特殊正子造影,偵測並定位患者體內之腫瘤以及腫瘤表面特有之接受器或抗原,再透過治療性放射核種標定之藥物與腫瘤緊密結合,並給予腫瘤精確的放射治療;而硼中子捕獲治療本身即為一種高精確的細胞內放射治療,其原理為透過腫瘤攝取硼藥物,再用熱中子射線引發腫瘤內的硼分裂反應以殺死腫瘤。在治療前會進行針對硼藥物設計之特殊正子造影,觀測與模擬硼藥物於腫瘤的分布攝取,協助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硼中子捕獲治療,以及協助放射治療計畫的擬定。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要少碰雞蛋、豆漿?王瑞生醫師:4大守則防養大子宮肌瘤

莫名變胖,恐是卵巢癌出現腹水!周宗翰中醫師:6要訣防卵巢癌復發

罹癌增免疫力,防癌症惡病質!劉博仁醫師:3大飲食方式助攻有要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925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