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連42年居國人10大死因首位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衛福部今(17)日公布「112年國人死因統計」,去年總死亡人數為20萬5千多人,較前一年減少1.4%,主因是COVID-19死亡人數顯著減少;在10大死因中,「癌症」蟬聯42年位居首位,其中肺癌和肝癌已連續44年穩居癌症前2大殺手;COVID-19則從第3名降到第6名。

衛福部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112年死亡人數20萬5575人,臺灣人口雖然持續老化,但死亡人數仍較111年減少2863人,下降1.4%,主因是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880.7人,下降1.5%,經人口結構調整的標準化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口429.6人,下降3.2%。

10大死因排序方面,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COVID-19、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癌症及心臟疾病持續居前2名,COVID-19從第3位退至第6位,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恢復至疫情前排名。

呂淑君表示,10大死因死亡數共15萬4181人,佔總死亡人口75%。和111前年相比,死亡數增加最多的死因是肺炎,增加了16.6%;死亡數減少最為顯著的死因是新冠肺炎,下降了38.9%,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10大死因之首,112年癌症死亡5萬3126人,占總死亡人數25.8%,較111年增加1199人,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27.6人,上升2.2%,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死亡時鐘9分53秒,快轉14秒。

10大癌症死因順序方面,順位同111年,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癌症前2名仍為肺癌、肝癌,針對肺癌篩檢,家裡有家族史以及重度吸菸者,可以接受國家兩年一次的低劑量斷層掃描。肝癌則多為病毒引起或與脂肪肝有關。癌症成因複雜,菸、酒、飲食不健康、不運動是4大風險因素,而篩檢是對付癌症的重要手段,呼籲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

衛福部今日公布「112年國人死因統計」,並進行死因分析。(記者郭曉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