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旗後礮臺」 致敬護國軍魂

記者孫建屏/專題報導

已有近150年歷史的旗後礮臺,位在高雄市旗津區最北端旗後山上,居高臨下,視野遼闊,曾經是扼守高雄港的重要軍事陣地,在現代化戰爭形態改變後,雖然褪去軍事色彩,但是這座歷經清末、日據和民國3個時期的國定古蹟礮臺,見證了歷史風雲變化,也是今日旅人觀賞「大船入港」,欣賞高雄港風華的絕佳景點。

中式建築風格 形勢雄偉

高雄舊名「打狗」,清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特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先後在哨船頭、旗後和柴山等3地,各興建新式礮臺,以低、中、高的3個不同層次射程礮位,互為犄角,結合成一組防禦線,全方面防衛打狗港安全。其中,旗後礮臺由英籍哈務德(J. W. Harwood)四品總教習督造,於清光緒2年完工。

旗後礮臺的建築採中西合璧,陣地形式完整,相當具有特色,充滿軍事文化的價值。正門為中式建築風格的八字牆,門牆兩邊上緣以紅磚砌出「囍」字,門額橫題「威震天南」,與哨船頭礮臺的「雄鎮北門」相呼應,形勢雄偉。

花式砌磚精湛 傳統工藝之美

進入大門後,由北而南的三進,依序區分為兵房、指揮區和彈藥庫、礮位區及炊事場,礮位區上安置4門6.5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抵禦來自海上之敵。連接第一進和第三進的中央走馬路,全段平直,略微隆起,兩側牆體的花式砌磚工藝精湛,極富巧思,踏階鋪砌成龜錦紋、八角十字紋、人字丁砌紋及金錢紋等圖案,在肅殺的軍事設施中,融入傳統精緻工藝之美。

乙未戰爭日軍占領臺灣,曾將礮臺改置成高射砲陣地,原置放大砲也遭拆除、熔毀;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後,國軍駐守旗後山,沿岸至山頂的礮臺四周設置機槍堡、碉堡、迫砲陣地、哨所和營舍等設施,並因長期軍事管制,保存了礮臺原有建築。

登臨旗後礮臺,向西可遠眺海天一線的無際視野,東望是無死角的高雄港、市美景,以及旗津綿延優美的海岸線,俯瞰則有大小船隻進出高雄港第一港口的獨有景致,胸懷開闊,心緒豁達。

細撫紋路不一的磚石,閱覽藍天大海的景色,旗後礮臺留下的不僅是古蹟資產,或是百年文化堆疊的珍藏,嚴實剛健的礮臺,更有軍人誓言衛國護民的不變志向。

旗後礮臺至今已近150年,為國定古蹟,極具建築工藝、文化和軍事研究價值。門額所書「威振天南」4字,其中「威振」在乙未之役遭日艦砲擊毀損。(記者孫建屏攝)

第一進為礮臺兵房,是清朝時期官兵住宿營舍。(記者孫建屏攝)

連接礮臺第二進與第三進的中央跑馬道,展現傳統磚砌工藝之美。(記者孫建屏攝)

第三進礮位區上,昔日曾安置6.5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記者孫建屏攝)

國軍駐守後興建營舍等軍事設施,照壁上的「永遠忠誠」標語,依稀可辨。(記者孫建屏攝)

國軍駐守後,在礮臺四周興建砲陣地、營舍等軍事設施,強化海防守備任務。(記者孫建屏攝)

順遊周邊景點

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