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好宅─強震周期將至!居住安全從「施工品質」來看

發哥好宅─強震周期將至!居住安全從「施工品質」來看

 

文.戴雲發

 

.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創辦人

.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

 

---------------------------

 

台灣人民雖歷經大大小小地震,每當「國家級警報」響起還是人心惶惶,近日花蓮強震後震出台灣斷層隱憂,台灣四大地震帶,包括台南與嘉義六甲斷層、北部山腳斷層、花蓮外海隱沒帶,及花東縱谷斷層。

 

其中,全台斷層中最需特別留意的正是大台北盆地下方的「山腳斷層」,由於斷層貫穿整個台北都市區,人口密度高又包含多數交通建設,往北還經過大屯火山群,又加上台北盆地土質鬆軟,當盆地效應、土壤液化及多數不耐震老舊建築這三者同時存在時,地震力受盆地影響將更聚焦且震動時間將會拉長,地震強度也會明顯放大。

 

另外也有學者指出,自2000年至今,台灣及周邊地區已經發生了31個規模6以上的強烈地震,其中71%在東部,西部地區僅佔29%,地震能量的紓解東部多西部少,台灣西部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機率不容忽視。

 

台灣屋齡高、不耐震的老舊建築遍地可見,經內政部房屋稅籍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地區超過三十年的老屋更高達七成,對於這些危險不耐震的老屋如同和大地震賽跑。發哥(戴雲發)更指出,台灣不僅住宅老化,人口老化問題也很嚴重,天災對於建築與生活的安全已受到民眾高度關心,尤其是對危險老舊建築物抗災抗震能力的疑慮,及缺乏消防安全設施,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應特別關注建築物的「結構安全」與「消防設備」,降低不可預期災害所引發的危害。

 

建造更安全建築 免於地震恐慌

 

老舊房屋不安全的原因,在於早期設計法規與施工品質不夠完善,結構分析程式計算工具也比較不足,有些甚至是用手計算的,不僅耐震程度不合現行規範,其結構韌性不足難以抵抗強烈的地震搖晃,當超出建築物可以忍受範圍時,房子就會倒塌。加上混凝土也有使用年限,會受到風化和中性化等影響,造成建築物抗壓抗震能力逐漸下降。因此,老舊不安全的建築更應加速進行危老都更重建,建造更安全的建築才能免於地震的恐慌。

 

針對台灣建築的「結構安全」,事實上,台灣法規幾乎每年都有在做修正,當然在重大公共意外發生時,改變幅度跟方向會較大,而耐震設計規範的演進,是經過一次次地震災害的慘痛經驗與教訓。目前台灣建築的「結構設計標準」已經足夠符合抗震安全的程度了,但「施工品質」的部分是業界最難做到的!

 

「結構設計」、「施工品質」缺一不可

 

為確保居住安全真正獲得保障,「設計」及「施工」必須同時兼顧且缺一不可。設計台北101大樓的永峻工程顧問甘錫瀅結構技師曾說,「設計與施工必須相互匹配,最怕的是設計上的要求比較高、提升更高的耐震級數增加鋼筋用量,但在工地現場卻無法落實,導致偷工減料,整體品質下降、耐震程度降低,後續造成的傷害則更大。」

 

發哥強調,絕對不是有用鋼筋就一定安全,惟有將每根鋼筋的施作位置及彎鉤都做到精準定位,每根鋼筋的強度才能有效完整發揮,建築才能真正安全。倘若放一堆鋼筋在不對的位置或在該有的接合或彎鉤沒做到位,就沒有辦法讓這些鋼筋真正發揮力量強度。鋼筋施工不到位時,不但對建築安全沒有幫助,一味提升耐震係數、增加鋼筋數量,有時反而會因為鋼筋太密造成混凝土澆置不易而產生蜂窩現象,及增加建築結構本身重量,嚴重影響建築整體耐震能力,對建築安全而言,反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創新系統化、工業化施工 將人為疏失降到最低

 

現今鋼筋工程已有更安全、更好,且優化傳統RC、傳統SRC工法的方式,解決傳統施工民眾所擔心無法控管品質的困擾,透過創新系統化、工業化的施工方式,不僅將人為疏失降到最低,更可以將施工品質完全確實做到設計者所規劃的要求,同時積極落實建築安全品質透明化執行,讓建築從源頭就把品質蓋好,工地現場也可舉辦觀摩會公開施工品質給一般民眾檢視,讓消費者在買房時真正買得安心、住得放心。

 

地震是台灣人民不可避免的宿命,地震過後,每次都會帶來巨大的財務、生命的損失,防患於未然並做好充分的準備,是居住在地震帶的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民眾更應對於自己的居住安全進行反思,千萬別輕忽地震對建築物所造成的影響。

 

 

▊只要是符合現行法規耐震係數規範,建築本身都可具有耐震安全能力,最重要的是施工品質必須與結構設計相互匹配,確實做到「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兩大要點,才是安全耐震的根本。

 

理財周刊1238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省電夏一跳

◎封面故事>COMPUTEX展 聚焦AI PC供應鏈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投資世界級公司 享受經濟持續成長的利益 定期定額 首選市場型ETF

◎新聞熱線>「邦柏科技工程」智慧監控打造AI戰情室,數位升級最強助攻!

◎新聞熱線>西區米其林聚落 驚現天空之「埕」

◎企業巡禮>駿吉引進梁見國新董事 打造傳產轉型AI科技傳奇

◎理善大家來>兒童「遊戲聖殿」的守護者─特公盟

◎外匯實戰攻略>美CPI持續頑強 黃金大漲

◎發哥好宅面面觀>發哥好宅─ 強震周期將至!居住安全從「施工品質」來看

◎房市觀察>從公平會處分案例看購屋應注意事項(十三)

◎全球理財觀>決戰輝達財報 費城半導體有補漲機會

◎編輯室觀點>五月報稅季到 ETF聰明報稅全攻略!

◎博士爸爸選好股>科妍 以科學創造更佳的願景(下)

◎財富建築指南>假設今年聯準會不降息 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AI智能交易>黃交易者如何在信息爆炸時代中保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