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物種!擁有獨特彎曲刀狀角的角龍

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層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角龍物種。這種新發現的角龍被命名為「洛基角龍」(暫譯,原文Lokiceratops rangiformis),它生活在約7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是當時最大的角龍之一,長約6.7米,重達5噸。

重現洛基角龍

洛基角龍擁有巨大的頭盾和獨特的彎曲刀狀角,這些角是迄今為止在角龍中發現的最大的「頭盾角」。這種獨特的頭部裝飾讓科學家們相信,這些角可能是用來吸引配偶或進行物種識別的。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約瑟夫·瑟蒂奇博士表示,這些角飾展示了角龍多樣性的重要性,表明演化選擇了這些炫目的展示來增強其生存優勢。

與其他角龍共存

洛基角龍與另外三種角龍(Wendiceratops pinhornensis、Albertaceratops nesmoi、Medusaceratops lokii)以及一種開角龍(Judiceratops tigris)共同生活在當時的環境中。這種多樣性在當時的北美洲相當罕見,類似於今天非洲東部平原上的不同有角有蹄類動物。

在小區域快速演化,此過程類似鳥類演化模式

洛基角龍頭骨化石。(圖片來源: Museum of Evolution in Maribo, Denmark)
洛基角龍頭骨化石。(圖片來源: Museum of Evolution in Maribo, Denmark)

洛基角龍的化石是在2019年發現的,位於肯尼迪峽谷地區的洛基採石場。該地區屬於朱迪斯河層,發現了一個成熟個體的相關骨架。這一發現為我們提供了有關角龍多樣性和演化的重要證據。

猶他大學的馬克·洛文教授表示,這項研究展示了角龍家族樹中多樣性和關係的複雜性,表明我們對這些恐龍的理解仍然處於早期階段。研究還指出,當時的角龍物種在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快速演化,這一過程類似於鳥類的演化模式。

這項研究發表在《PeerJ》期刊上,揭示了角龍的多樣性和演化歷程,並為未來的古生物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洛基角龍的發現提醒我們,關於恐龍多樣性和演化的故事還遠未結束,我們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探索。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Andrey Atuchin / Museum of Evolution in Maribo, Denmark. By4.0

圖片來源:Museum of Evolution in Maribo, Denmark cc By4.0

參考論文:
1.Lokiceratops rangiformis gen. et sp. nov. (Ceratopsidae: Centrosaurinae) from the Campanian Judith River Formation of Montana reveals rapid regional radiations and extreme endemism within centrosaurine dinosaurs PeerJ

延伸閱讀:

1.發現新鳥形恐龍:蕾西古納掠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