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臉書文也能增加民防力!參考烏克蘭經驗,公民如何在網路戰中發揮作用?

俄烏戰爭以來,台灣社會對戰爭風險的警覺不斷增加。尤其去年8月,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期間,中國大動作軍演,我國外交部等政府網站受網攻流量較平時增加23倍,加上放大恐懼的不實消息充斥媒體和社交平台,彰顯台灣在虛假信息和陰謀論滲透方面的脆弱性。

面對信息戰和認知作戰的複雜挑戰,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即將推出的「烏克蘭全民網路防禦行動手冊」提供公民一些參考方案。該協會25日指出,受烏克蘭經驗啟發,他們正在推動「台灣社群守衛者計畫」,盼利用網路提升台灣民間防禦力,協助台灣普通公民思考自己在危機時能採取哪些行動,以防止網絡上的信息操弄和侵略行為。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表示,雖然大多數民眾不會親自參與實際戰爭,但即使待在家中,只要有網絡,也可以提供幫助。「光是在自己的臉書發文,也有助於提供正確訊息。」她指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希望通過這本手冊,使民眾具備足夠的知識與準備,以提高在危急情況下的網絡應用能力。

根據該協會的介紹,手冊收錄了烏克蘭人在不同戰爭情境下、不同社會角色(公民報導工作者、科技技術工作者、教育推廣工作者等)提出的幽默、實用且富有創意的網路行動方案。

例如,烏克蘭國內資訊出現混亂時,有組織提出訓練AI模型來分析俄羅斯假訊息,並產生反制的論述。當需要呼籲全球媒體關注戰事時,有民眾利用「文案力」做到有渲染力與號召力的網路聲援行動。當物資缺乏及資源分配不均時,有科技人才開發即時媒合工具,協助整合。

<cite>2023年9月25日,左起:烏克蘭之聲創辦人申武松、台波關係研究者林蔚昀、政大博士後研究員狄馬、郭家佑、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主任鄭瑋、資訊工業策進會資安所許建榮總監、台灣領導未來協會共同執行長林祐良(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cite>
2023年9月25日,左起:烏克蘭之聲創辦人申武松、台波關係研究者林蔚昀、政大博士後研究員狄馬、郭家佑、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主任鄭瑋、資訊工業策進會資安所許建榮總監、台灣領導未來協會共同執行長林祐良(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

「烏克蘭全民網路防禦行動手冊」的發表吸引了40餘位民眾入場聆聽。郭家佑向《風傳媒》表示,在台灣複雜的社會氛圍下,大部分民眾仍偏向避免討論戰爭風險,推動網路民防計畫是一項挑戰。「在民眾的心中,這件事也許與中國、台灣身分認同綁在一起了,他們可能擔心立場不同,討論這些事情會加速分裂與汙名化。」

24歲的聽眾Natalia向《風傳媒》提到,她對台灣民防的關心部份源自於家人間有關政治的討論,此外俄烏戰爭爆發時,她剛好身處俄羅斯,距離戰場相當近,這樣的經歷讓她認為,作為一名台灣人,她希望在危機時能找到自己能貢獻的方式。「雖然我不會感到對戰爭焦慮,但我希望能盡一份力,提升台灣在危機時的抵抗力。」她補充道。

烏克蘭公民防禦經驗

根據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的分析,自從8年前烏克蘭遭併吞克里米亞以來,他們一直在為應對俄羅斯的入侵做好戰爭準備。2021年,烏克蘭文化資訊部發起了一個專案,以提升國內民眾的媒體識讀能力。

另外,烏克蘭數位轉型部在俄烏戰爭爆發當天的黃金72小時內,透過平台如推特等發聲,要求科技公司回應國內的網路資安需求,包括向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SpaceX尋求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的支援。

<cite>2022年9月26日,烏克蘭的病患與難民在收容所用餐。(美聯社)</cite>
2022年9月26日,烏克蘭的病患與難民在收容所用餐。(美聯社)

烏克蘭人利用網路社群,實現了及時更新戰況、塑造國際輿論、籌集國際物資和獲得聲援,同時也號召國際科技巨頭提供支援。郭家佑提到,烏克蘭政府採取的措施包括開發警報應用程式,並建立Telegram群組,讓人們可以即時通報戰況。此外在戰爭期間,民眾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整理信息、建立物資分發地圖,以及進行行車或工作需求媒合等等。

一個知名的烏克蘭公民成功宣傳案例是,烏克蘭網友通過Instagram成功聯繫了足球巨星貝克漢(David Beckham),讓他分享了有關烏克蘭醫院狀況的影片,吸引了數百萬網友的關注。

郭家佑指出,分析烏克蘭傳統媒體在戰爭期間製播的內容,對台灣媒體思考在相似情境下的媒體產製內容也有幫助。該協會注意到,在戰爭期間,一些烏克蘭廣播電台播放了床邊故事,以幫助小孩度過恐慌的時刻。「小孩都很害怕,但家長可能也沒有時間講故事,甚至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釋戰爭是什麼。廣播電臺設計了一系列節目,向年幼的聽眾解釋戰爭為何發生。」

<cite>2023年7月4日,烏克蘭各界為死於俄羅斯飛彈攻擊的女作家、戰爭罪行調查員維多利亞(Victoria Amelina)舉行葬禮(AP)</cite>
2023年7月4日,烏克蘭各界為死於俄羅斯飛彈攻擊的女作家、戰爭罪行調查員維多利亞(Victoria Amelina)舉行葬禮(AP)

台灣網路戰的防禦弱點與優勢?

台灣作為亞太地區的民主前線,每周遭受超過3000次的網路攻擊,成為全球受攻擊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主任鄭瑋表示:「作為資安領域的工作者,手冊中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靈感,也產生了尋找更多盟友合作的想法,共同在資安意識領域上保護台灣。」

然而,數位防禦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公民和企業的相關安全意識也相當重要。郭家佑解釋,中國每年有10億美元的外宣預算,而且中國的人口也多達14億,台灣面臨的是資源落差極大的不對稱戰爭,「因此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引導台灣民眾『產製正確消息』、『擴散正確消息』,培養公民的數位韌性是核心。」

郭家佑提到,她對台灣公務員和民眾在資安意識方面的不足感到擔憂,「公民資安意識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特別是政府網站的資安防護還不夠堅固,應透過向公務員普及資安知識來改進,這需要時間和努力。」

然而,她也指出,台灣在網路戰方面仍然具有一些優勢。台灣人在使用網路方面非常有創意,且使用方式與中國人有所不同,更加注重自由表達和政治討論,在網路上也呈現較為正向的形象,這是台灣的優勢所在。她解釋說:「台灣人從小就熟練地使用網路,我們經常在網絡上討論政策等話題,因此對於梗圖和懶人包等內容的反應非常迅速。大家對於網路應用的能力是相當強大的。」

<cite>2023年9月25日,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鄭瑋主任(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cite>
2023年9月25日,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鄭瑋主任(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

她指出,中國在全球認知戰方面採取了三項主要策略。首先,他們試圖提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其次,他們促進外國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並對中資的市場開放表示支持。最後,他們設法打擊或邊緣化反中言論。她強調,中國不一定會直接攻擊反中言論,有時他們會針對相關組織或個人進行攻擊,甚至透過其他事件來孤立對方。

她進一步解釋,中國在不同地區實施不同策略。在非洲,他們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快,讓非洲民眾認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並提供市場機會,使生活更好。而在歐洲地區,中國外交官則更加強調中國的進步價值,例如參與國際氣候會議等。

最後,她以三個關鍵詞作為提供給民眾的建議:公民韌性、信息傳播、平戰轉換。公民韌性指的是公民在網路空間的防禦能力,並鼓勵人們討論如何增強這種能力。信息傳播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管道,並影響他人。平戰轉換是一種思考,即我們應該在平時和戰時之間做好準備,並思考社會運作和信息傳播在這兩種情境下的變化。

<cite>2023年9月25日,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舉行「烏克蘭全民網路防禦行動手冊」發表會現場。(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cite>
2023年9月25日,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舉行「烏克蘭全民網路防禦行動手冊」發表會現場。(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