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巧克力不是巧克力?營養師:3原則吃對巧克力不NG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香甜濃郁的巧克力,不僅是情人間表達愛意最好的代表禮品,更是不少人下午茶、點心的最愛。近期更有不少研究指出,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類黃酮成分,還有幫助人體抗氧化、穩定情緒的好處。不過,近來網路卻謠傳:「白巧克力不等於巧克力」說法,真有這一回事嗎?想要享受巧克力美味的同時又鞏固健康,究竟該怎麼做才對呢?就讓我們看看專業營養師怎麼說!
吃巧克力啵棒?5健康益處,關鍵在巧克力可可成分
游乃嘉營養師表示,以營養學角度來說,構成巧克力的主成分——可可中含有的多酚類、黃烷醇、花青素及其他的抗氧化物質,適度攝取確實對人體健康有保護心管、穩定情緒、提升神經細胞保護力與認知能力等下列5大益處:
益處1/保護心血管:巧克力所含的抗氧化物質,能幫助血管舒張、調節發炎物質,增加心血管的保護能力,已經有相當多研究結果證實,可可中的抗氧化多酚對於心血管疾病預防有一定助益。
益處2/避免三高產生:在大鼠實驗中發現,可可具有調控脂肪合成機轉,進而影響低密度膽固醇代謝的作用。同時,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能力、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擴張血管,適度攝取有利避免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問題找上門。
益處3/提升神經保護力與認知能力:可可具有增加神經細胞保護力好處,對於提升認知功能也有不錯效果。未來在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預防及治療,有一定的發展潛能。
益處4/穩定情緒:巧克力被稱為愛情、幸福、快樂的象徵,不是沒有原因的!研究已證實,可可能刺激大腦中不同的區塊,因此會使人出現快樂、止痛、抗焦慮等調控情緒的效果。此外,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也會刺激人體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出現類似食用鴉片後所產生的反應。
益處5/腸胃道好菌生長:有越來越多臨床研究發現,巧克力當中的黃烷醇與花青素,可藉由調控人體的發炎反應,進而幫助腸道好菌生成。
白巧克力不算巧克力?製作過程少了關鍵可可粉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可可成分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不過,因為巧克力的製作過程,主要是從可可樹豆莢中取出可可豆,接著將可可豆烘焙、研磨形成純可可,再把純可可經過壓榨分成可可脂+固形物(可可粉)而生。可是,偏偏100%純可可粉除了香氣外,口感十分苦澀。因此,一般市售的巧克力多是透過可可脂+可可粉+糖+牛奶的調和方式,再次加工產生,且糖與牛奶按照巧克力%(純度)的不同,也會有所增減。
至於白巧克力,根據歐盟定義:「白巧克力為20%可可脂+牛奶+糖+香料(香草)」所組成。因沒有苦澀的可可粉成分,且含有較多的牛奶與糖,所以口感上相較一般巧克力也較為香甜滑順。但換言之,由於白巧克力製作過程中並未添加可可粉,因此嚴格來說,白巧克力確實並不算是巧克力。特別是,若想有效攝取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類黃酮等抗氧化成分,食用白巧克力更是無法得到預期效果!
市售巧克力加工複雜~3大健康隱憂非知不可!
游乃嘉營養師也提到,雖然可可成分確實在近期不少研究中被證實有多種保健益處,不過,要提醒的是,可可裡對人體有益的多酚與抗氧化物質含量,也會經由加工步驟而流失。再加上,市售巧克力為增加口感、風味多會額外加入糖、香料等添加物。因此,若過量攝取,往往也存有下列3大健康隱憂:
隱憂1/熱量高:不管%多寡,巧克力都是屬於高熱量食物。%較高的黑巧克力,雖含糖量較少,但其實含有更多的可可脂,也就是脂肪,吃太多一樣有熱量攝取破表的疑慮。
隱憂2/反式脂肪多:市售許多價格較低廉的巧克力中所加入的油脂成分,往往不是昂貴的可可脂而是氫化植物油。若攝取的巧克力為此一類型,則有將大量反式脂肪吃下肚的疑慮,一旦攝取過量除了會導致體重上升外,也容易使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
隱憂3/多香料、食品添加物:許多巧克力除了額外加入油脂外,為了增加產品豐富度、產品設計多樣化,還會加入不同風味的香料或食物添加物。若長期攝取過量不合法的香料、食物添加物,恐將進一步影響肝、腎功能,導致免疫功能降低、過敏情況發生,嚴重甚至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
就愛吃巧克力?營養師:把握3原則,日不逾200大卡較安心
游乃嘉營養師建議,若民眾想食用巧克力,每天還是應以熱量不超過200大卡為宜。相當於3顆乒乓球大小的巧克力球、2張撲克牌大的牛奶巧克力片。同時,謹記下列3大原則謹慎挑選後再入口,較有保障:
原則1/避開高糖者:選擇%越高、顏色越深的巧克力,代表含糖量越少。
原則2/對牛奶過敏者:直接選擇黑巧克力,以避免無形中接觸到過敏來源-牛奶,造成過敏或是乳糖不耐症狀產生。
原則3/咖啡因敏感者:除了可可成分外,巧克力中也含有不少的咖啡因。因此,對於攝取咖啡因容易失眠、心悸的人,建議不要食用過量。事實上,每天10顆黑巧克力,其咖啡因含量就等同於喝下1杯美式咖啡,已占一天咖啡因建議攝取量的一半以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