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主角,北藝中心為何長這樣?荷蘭建築大師親自解密

源自法國的「白晝之夜」台北版將在本週末(10月1日傍晚6點至10月2日清晨6點)登場,邁入第七年,今年以「士林大戲院」為主題,四大展區: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士林夜市、士林官邸、科學藝術園區,不只地點圍繞著8月才剛正式啟用北藝中心,主題「大劇院」來更是無疑是衝著進來具有話題的北藝而來。

隨著為期三個月的北藝開幕季即在白晝之夜後結束蜜月期,爭議中啟用的北藝,是不是台北文藝人士期待的那座香格里拉?

白晝之夜(Nuit Blanche)源自於200年的巴黎,每年都會選定既有的「公共空間」在其中放入「城市創新」,形式包含了裝置藝術、動態表演、講座、甚至是光雕與一些有即興色彩的活動,而七年來,也都與法國同步,維持「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的特色。其中注重城市的公共性,正與北藝中心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強調的庶民理想不謀而合。

當台北捷運往淡水一路向北,經過劍潭,車廂的一側,是台北人再熟悉不過的圓山飯店,如矗立在小丘上的神殿,它標誌性的飛檐斗拱,從忠烈祠到兩廳院隨處可見,但另一側,喧騰的夜市攤販裡,卻無端長出一顆數層樓高的金屬球體,令人難以忽視。

這棟占地2公頃、樓高12層、彷彿來自未來的城市新地標,正是2022白晝之夜的主角──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它不是多功能場館,它是符合聲音傳導的劇場,亦是國家戲劇院落成後,35年來,台北市民期盼已久的第二座中大型劇場。

這座藝文場館,對其主要設計的建築師庫哈斯而言,也非常特別。78歲的他是荷蘭普立茲克獎得主,有著當代建築教父之稱,這座場館是他繼北京央視新大樓後,睽違近十年,再度率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插旗亞洲的代表作。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白育綸攝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白育綸攝

「花了67億元,怎麼漏水還要用盤子接?」「義大利進口的椅子,還沒用就壞了1/3?」「椅子根本讓人腰痠背痛!」然而這座在期待中蓋了十年的夢幻級場館,卻在今年初試營運伊始,因為現實面的難題,顯得有些水土不服,飽受議員、藝評家批評。

北藝中心也因此在國境鬆綁之際、8月初開幕前夕,邀請庫哈斯與同為OMA的合伙人建築師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來到台灣,親上火線不只直面質疑的聲浪,也帶著導覽團走進北藝,揭示它的設計細節與魅力,讓民眾有機會親臨大師風采。

「我毫無疑問地愛這棟建築!但建築師永遠不會說作品已經完美,我會一直在這裡,直到每一個細節完成。重要的是,它已為台灣獻出了一個別於傳統的機會,」庫哈斯站在北藝天台,身後就是雷陣雨洗出的山景,感性地說,外界的批評,他都聽到了。

六大特色設計,解放藝術、融入地景

庫哈斯坦言,因為疫情,過去兩年半以來,只能線上追蹤工程進度,但他難以忘記,2008年為了競圖場勘時,來到當時還是士林臨時市場的北藝基地,攤販與捷運人潮熱鬧蒸騰,讓他思考如何將被視為精英文化的藝術,解放出來,融入地景。

庫哈斯觀察,在西方,表演藝術都通常是一個正式的社交場合,觀眾會提早在表演場地的大廳社交,也會穿著正式的服裝,但在台灣,受到廟埕前展演的形式影響,觀藝的人們穿著輕便,表演時間到時,才魚貫入場,而飲食作為庶民生活的代表,攤商、小吃更與表演環境密不可分。因此,庫哈斯構思時,融入幾項特色設計。

第一「懸浮」,圓形的球劇場、主體的大劇院、實驗劇場藍盒子,三者都是拔地而起、懸浮連接的中央量體,就是為了擺脫傳統劇院宮殿般的沉重感,也讓一樓空間,能夠提供給沒進劇場的群眾,集會或舉辦表演,就算沒買票、拿著夜市美食,也能利用北藝中心。

第二「球體」,庫哈斯解釋,球體的特性從圓周到圓心的長度一樣,因此舞台距離最後一排的座椅,都差不多25公尺,有效減少不同票區座椅到舞台的距離差異,無論在較貴的V.I.P包廂,或者後排、高層位置,到中心舞台的距離都差不多,能破除票價、資本帶來的藩籬。

北藝中心的球體設計。白育綸攝
北藝中心的球體設計。白育綸攝

第三「去殿堂化」,北藝設計出傳統劇場沒有的公共迴路(publicloop)。除了從大廳到劇場座位的主要動線,入口旁也規劃一條走進後台的密道,貫串劇院、排練與技術後台。

沿著球體蜿蜒而上,民眾就算不用購買演出的門票,在不影響劇組與觀眾的情況下,輕鬆的散步進排練、搬運道具的工作區,隔著鐵網、窗框,如無塵工廠上方的參觀動線,一窺過去戲劇神祕的製作的過程,在塔頂,也能模糊遠眺舞台上的一舉一動。

第四「自然光」,在銜接球型劇場、長盒狀大劇院與實驗劇場的中央量體,庫哈斯採用大量的波浪形玻璃立面(facade),有別於歐式劇院莊重、神祕的石材立面,北藝中心引入大量的自然光,灑進排練室、大廳,甚到後台的梯間、座位區外圍。

在北藝中心,隔著玻璃望出去,遠處的劍潭山,如一幅潑墨畫,模糊唯美,行人從捷運的月台,能直接看見排練室裡的動靜。儘管大量透光讓藝評家批評,一打開劇院的大門,就可能因為外部光線影響表演,但庫哈斯強調,環境與劇場,本是密不可分。

從北藝中心高樓層望出去,左下角為S型玻璃立面反射劍潭站,右下角為球型劇場的鋁質表面。白育綸攝
從北藝中心高樓層望出去,左下角為S型玻璃立面反射劍潭站,右下角為球型劇場的鋁質表面。白育綸攝

第五「共用」,北藝中心擁有三個劇場,包括:容納1500人的大劇院、外型吸睛的球劇院、實驗劇場藍盒子,三者的後台工作區,都集中在中央立方建築,使得升降設備得以共用,方便人員與道具轉載。

特別的是,觀眾因此在移動時,僅用最少的步伐(footprint),就可以到達座席,例如北藝採用了許多手扶梯,所有的劇場公共迴路,都可以如注射般,直接將觀眾「插」進球型的劇院,充滿摩登的視覺衝擊。

第六「貫通」,打通大劇院與藍盒子後,兩座劇院中間能夠形成一條長達65公尺的舞台,得以讓需要延展的表演作品,完整發揮。北藝中心執行長、劇場人王孟超形容,這樣的設計,簡直就像魔術方塊。

特殊設計施工難,營造團隊甚至倒閉了

然而,這些新奇的設計卻也讓負責讓想法落地的營造廠,煞費苦心。就如北藝外牆立面,得從西班牙進口1300片高5公尺、寬1.6公尺的曲面玻璃打造,不但運送途中容易破碎,且安裝不易,更不用提用鋁板打造的球劇場外觀,是台灣建築史上的創舉。

負責建築主體的理成營造,也在2016年不堪工程複雜而虧損倒閉。艾希萊特形容,從此北藝中心興建的工程,也隨之進入3年的停工黑暗時期。後來OMA與北市府溝通,改將內裝、立面與劇院設施拆分成三份合約,才終於順利發包。

卻也種下後來椅子破損的問題,如停工期間進口的環保椅套風化破損,事實上,有不少北藝如今遇到的問題,都是當年種下的因果,又如北市府當年招標準的規格就載明場館需有1500席座椅塞進劇場,卻也讓空間顯得拮据,面對試營運期間接踵而來的批評,庫哈斯與希艾萊特,沒有迴避,但也捍衛自己創作的理念。

「你看我們人高馬大,我們坐起來,並不會到舒服,而且球劇場的椅墊可以向前滑動,這是我希望大家可以愈來愈習慣的地方。對於那些需要更大空間的觀眾,例如年者者、輪椅族,北藝賣票時,也會有特殊的安排,這是國際皆然,」希艾萊特解釋。

從場館的永續管理來思考,希艾萊特舉例,北京央視、西雅圖的圖書館,OMA在公共建築有許多經驗,大家把焦點放在,業主北市府與OMA、包商之間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建築帶來想像,如今北藝已經啟用,營運團隊的管理、維持則顯得更加吃重,「我們創造了一個情境、提供機會,但真正實現這些設計,需要交接與微調,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這趟會來到台灣最重要的原因,」庫哈斯表示。

是皮蛋豆腐,還是貢丸米血?建築師這麼說

從開工到開幕,十年風風雨雨,會不會讓庫哈斯不敢再與台灣公部門合作?「回頭來看,當年要把一座劇院蓋在夜市上,本身或許就已經是一件高瞻遠矚(visionary)的事情,讓我們野心勃勃的的計畫實現,」庫哈斯說。

「當我們開始公共建設,就已經準備好要磨合(engage)、也投入大量的時間,去理解──而不是反抗這個體制,跟業主真正地協作。業主也不會一昧地批判,或擺出事不關己的態度,而是雙方試著合作,解決問題,」希艾萊特給予歷任業主高度的評價。

難得建築師本尊現身,記者特地向庫哈斯求證,北藝中心一直被外界戲稱為「皮蛋豆腐」「貢丸米血糕」與麻辣鍋等意象,究竟是不是他創作時的靈感?

「夜市的活力,確實是我們設計時,重要的啟發,不是字面上真來自食物,而是思考,庶民的能量一直在那,我們嘗試捕捉,放進以前需要正襟危坐的劇院,團隊完成之後,才猛然發現,還真的有點像!」庫哈斯終於笑顏逐開。

隨著北藝在近期正式開幕, 對椅子、動線的批評曾不絕於耳,

《遠見》專訪長期參與公共建築,亦曾參與北藝標案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張曉鳴,他在北藝剛開幕時就曾帶小孩到場館欣賞表演,他觀察北藝氣氛的確輕鬆,但也存在動線不清的問題。「可以輕鬆友善,但如果散場動線一出來,竟然是逃生梯,那就有點變得隨便,」張曉明直言。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品牌長謝偉士則解釋,就像北藝室內空間有許多斜柱,目的在於創造空間的活潑、設計感,但設計落地到現場後,往往被欄杆、紅龍圍住,原因在於法規規定建築樑柱在190公分以容易造成盲人撞到,防護措施卻破壞了美感,然而但這樣的法規不是台灣獨有,國際級的建築師應該更注重細節。

北市議員還一度抱怨,連華納威秀的椅子,都比北藝好坐。

但到底,北藝不是一座電影院,去過的人也能明白,它不是兩廳院、不是巨蛋,也不是北流,它有挑釁權威、回應時代的方式。

這座建給全民的劇院,無論批評與讚賞,它都歡迎。若爭議能多讓一個人願意走進它的世界,或許向來作品風格總是帶來議論的庫哈斯,也會暗自感到開心。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即時戰情分析 兩廳院變智慧殿堂
2021全球百大景點!《時代》推薦台北這「四大地標」
迎戰國際建築浪潮 成為「用空間解決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