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禦果園記(外一篇)/張慧琴

張慧琴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

我的故鄉河南省衛輝市李源屯鎮前白河村,位於黃河故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連綿不斷的丘陵沙崗上,到處都是果園,春天遍地鮮花盛開,夏秋鮮果掛滿枝頭,白河就像花果山一般。

在前白河村東南方向的沙丘北邊,現前白河村張氏八角祖墳處,清乾隆年間曾有200畝禦果園。禦果園之所以建在白河,這裏有一段故事。

據“清公懷瑗功德碑”記載:大清乾隆年間,衛輝府西三十裏,有村芳蘭,村中張懷瑗先生,字蘧若,勤勞寬厚,以教書耕種為生。一日,張公發現澗田中生出一棵桃樹,喜而精心育之。數年後,特奇,隆冬果熟,個大、甘甜純正,公甚疑之,獻入衛輝府衙。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南巡,經過衛輝拜謁比幹墓時聞之,視為祥瑞,令府臺選址栽種桃樹。因芳蘭張氏和前白河張氏同根同源,而白河大面積的沙質土壤更適合栽種果樹,於是就把禦果園建在了白河村的張氏土地上,將此桃樹移植於白河禦果園內,令張銀為“莊園吏”,嫁接繁育此桃,歲貢京師。

果園中的金邊梨,皮薄肉厚,甘甜酥脆,味道鮮美,名為“黃金梨”,與桃一起成為貢品。乾隆皇帝御用白河桃、梨貢品後,賜“玉隆號”匾額一方,上書“異味果品”,從此,白河禦果園的果品譽滿中原大地。

清朝末年(1912年),袁世凱、徐世昌在京都就職,衛輝紳士王錫彤、曹祥祚為建紗廠前去拜謁袁、徐二位權貴,帶的都是白河禦果園的幹、鮮果品,深受他們喜愛。

百年來,“玉隆號”這個品種一直大受消費者喜愛。

白河村民充分利用當地沙質土壤優勢,大量種植果樹,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前白河村九個生產隊和村林業隊,每個隊都有一至兩個果園,白河村果樹林立,果香四溢。

我家住在村林業園大門口,學校在林業園後邊,我上學繞林業園轉半圈。每年春暖花開,花香撲鼻,街道、校園都氤氳著濃郁的花香。春天,我們看滿園花開,蜂飛蝶舞;夏秋桃成熟時,鮮紅的大桃,掛滿枝頭,紅頂歪嘴,粉裏透白,白裏透紅,果香四溢。放學的孩子,望著鮮桃,饞涎欲滴。調皮的男孩禁不住誘惑,趁午休時,三五人合夥,翻牆摘桃,常常被看園人抓住,讓校長去領;我們女生膽小臉皮薄,也翻不過高大的圍牆,只能望桃興歎,口水偷偷往肚裏咽,只能等生產隊分桃時,才可以大快朵頤,一飽口福。

白河的桃,皮薄肉厚,一掰兩半,桃肉離核,初熟脆甜爽口,熟透綿軟甘甜,撕下果皮,不嚼自酥,存放室內,滿屋飄香。

七十年代末,土地實行承包責任制後,果樹被大量砍伐,林業隊解散,大隊林業園被劃成50多處宅基地,白河桃園所剩無幾,外地做木梳的師傅住在白河,用桃木加工木梳。

八十年代,村民在自家責任田上開闢果園,栽種果樹,白河桃供不應求。

為了開發白河貢品桃,振興鄉村經濟,2013年,由前白河村退休幹部張步寬發起,返鄉大學生張海亮聯合前白河桃農,創辦了“玉隆種植專業合作社”,開闢桃園數百畝,以挖掘白河“玉隆號”貢品桃為主攻專案,並進行多種品牌桃培植,四季鮮果不斷。

合作社果農充分利用白河沙質土壤的地理優勢,建立科技生態果園,秉承“以自然為根本,以品質好口感好為原則”,實現“豆餅+有機肥+菌肥+微量元素”全面給養,培植出個大核小、皮薄肉厚、口味純正、香醇多汁、清甜爽口的多種“玉隆號”品牌桃。

甜,是白河桃的本性;香,才是白河桃的特色。白河蟠桃,人稱風味皇后,吃一口就讓人忘不掉。

白河“玉隆號”貢品桃,在衛輝市舉辦的桃王爭霸賽上,多次獲獎,名聲大噪,白河美名遠揚,瓜果四處飄香。

◆家鄉的七夕節
眾所周知,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姑娘們祭拜織女,乞求織女賦予自己聰慧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祈禱自己能有稱心如意的美滿姻緣。由此便有了“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或“女兒節”,人們把這一天叫做中國的“情人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我的家鄉衛輝“七夕節”是非常隆重的。每七個要好的姑娘組成一組,初六早飯後,姑娘們穿上新衣裳,興高采烈聚在一起,開始籌備過七夕的物品。人們戲稱“年年有個七月七,七個閨女哄嘴吃。”每年的這一天,生產隊給姑娘們放一天假,菜園,果園,瓜地,都給她們開綠燈。姑娘們自己兌麵粉、雞蛋、食用油等。姑娘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走東家串西家,去菜地上瓜園,村裏村外到處飄動著姑娘們的倩影,處處蕩漾著美女們的笑聲,整個村莊就像過年一樣歡天喜地,熱鬧非凡。她們要準備七樣蔬菜,七樣瓜果,包七碗水餃,烙七張油饃,擀七碗麵條,還要蒸七個發麵大餃子。大餃子的餡由七樣菜組成,內包用面做成的代表七位姑娘心願的象徵性物品。一般是上午準備食材,下午開始製作。那是姑娘們的廚藝大比拼,看誰做得好吧。一邊做,一邊說,一邊笑,那個開心,那個熱鬧,是可想而知的。常言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七個姑娘樂翻天。

經過一天的忙碌,各種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各種瓜果供奉在案,各種食品也陸續出鍋。白白胖胖的大蒸餃,小巧玲瓏的花樣水餃,香噴噴的烙油饃,還有熱氣騰騰的蔥香手擀面,讓人饞涎欲滴。姑娘們解下圍裙,洗手淨面,畢恭畢敬地把各種供品端到院裏供桌上,擺放整齊,點上香,跪在月下虔誠地向天祈禱:“牛郎哥哥織女嫂,您吃嘴來俺學巧。”“天皇皇,地皇皇,俺請織女嫂嫂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念完禱語之後,每人默默許願。然後,姑娘們分吃水果和七碗水餃,七碗麵條。把七張油饃和七個大餃子放在饃籃裏,掛在樹上或晾衣繩上。在地上鋪上葦席,姑娘們坐在席上“守巧”,防止貓或耗子偷吃,也防止調皮的男青年來偷嘴吃,把她們的“巧”偷去。

姑娘們坐在席上,對著月亮比賽穿針引線;躺在席上,遙望牽牛織女星,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七月七日淩晨,七個姑娘閉上眼睛,在饃籃裏各摸一個大餃子,摸著包蔥的聰明,摸著包蒜的會算,摸著包彈花錘的會彈花,摸著包針的手巧,摸著包剪子的會裁剪,摸著包梭的會織布,摸著包酵母的發婆家……

傳說,這天喜鵲都飛到天上搭鵲橋,一般在七月七日還會下點小雨,那是牛郎和織女相會時的相思淚。據說,夜深人靜之時,在葡萄架下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

隨著時代的發展,七夕節的習俗活動大多已消失,但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傳說,一直流傳在民間。2006年5月,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人們把七夕節當作“中國的情人節”,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容。不管形式怎麼變,萬變不離其宗,期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期盼家庭幸福美滿是永恆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