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部落打造篝火屋 具體實踐文化傳承

【Dredres Lraakaroko/Piya(陽國柱) 新竹五峰】 2018-04-22 泰雅族的傳統生活中,「篝火屋」是相當重要的場域,但是因為製作方法耗時、費力,加上世代變遷,因此愈來愈少傳統「篝火屋」;社區規劃師在聊天時,聽到部落總幹事提到,在過去泰雅族傳統生活中的火,不僅不能熄滅,更可以烤出學問與倫理,因此就決定商請耆老協助,題寫計畫來重現泰雅篝火屋。 (新竹縣五峰鄉社區規劃師 陳金泉: cucumiararuma 就是這個火不能停,要一直烤的,讓這個屋子一直有溫度的,我聽了以後就有要蓋的衝動。那剛好有這個機會,參加這個新竹縣政府社區規劃師的這個提案,那我就很果敢的提這個案子。) 在取得多位部落耆老的協助之下,是採用多種傳統工具和工序,看似簡易卻十分費工,總共花了半年的時間才完成。簡易的外觀,卻蘊含著泰雅族的生態保育觀念和生活智慧,屋頂「雙層陰陽交疊」工法,不僅有利集水、排水,雨天不漏水,屋內炊煙也可排出。 (白蘭部落發展協會總幹事 莫那 泰雅族: kapitan ʉ miararuma 我們也遵照老人家過去的生活智慧是,很少是去砍樹,這個建築,這個竹屋裡面的主要的四根的木柱,結構木柱就是那個風倒木。) 而「篝火屋」除了是烹飪、取暖的場域,參與製作的總幹事也表示,在過去他也是相當重要的社交場合,以及學習倫理的場域。從座位位置、順序、退席方式、煮食過程等都有相關禮節,不能隨意逾矩。 (白蘭部落發展協會總幹事 莫那 泰雅族: kapitan ʉ miararuma 在這個場合當中,除了是這種社交之外,哪怕是只有社交當然就是部落的一個群體或者是哪怕是一家人,自己在這邊烤火,在這邊這個生火的活動常常就,其實就是孕育,這個我們這個,做人處事的一個教養。) 而這樣的篝火屋可以說是泰雅族的智慧結晶,是一棟會呼吸的綠建築,而未來他們也期待,能重現泰雅族的傳統家屋,將文化實踐更具體的展現其中,並在過程將傳統技藝工法教導給下一代。 [原民台新聞影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