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漫畫拚爆發番外篇】展現漫畫角色的成長曲線 她點出「長篇連載」的重要性

描述「女性情誼」的百合漫畫擁有忠實讀者群,圖為台漫《貓與海的彼端》。(蓋亞文化提供)
描述「女性情誼」的百合漫畫擁有忠實讀者群,圖為台漫《貓與海的彼端》。(蓋亞文化提供)

描述「女性情誼」的百合漫畫擁有忠實讀者群,近年台灣亦有不少百合漫畫問世。百合文化觀察家楊双子表示,百合最廣義的定義為「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情誼」,但如果故事要吸引人,這份情誼還要有「成長曲線」的起伏。

楊双子表示,台灣很多漫畫作品只發行一本就完結,「因為產業尚未健全,所以很難支持長篇連載。」如此一來,不容易在作品中完整呈現角色之間的成長曲線,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如果要做出更觸動人的作品,需要更長一點的篇幅來表演,讓讀者更投入其中。」

另外她指出,不管是翻譯的代理漫畫或是本土原創漫畫,有些讀者會想等書出全套才買,但出版社常依據第一集的銷量來決定是否推出續集。「如果你是早晚都會消費的核心讀者,也許可以在第一時間就支持,這可能會影響這部作品能不能繼續發展下去。」她強調不是要大家無腦支持,「如果你覺得這部作品好,那你可以當下就支持購買;如果你覺得它不好,即使全套出版了,也可以選擇不買。」

楊双子認為,台灣很多漫畫作品只發行一本就完結,相當可惜。
楊双子認為,台灣很多漫畫作品只發行一本就完結,相當可惜。

楊双子亦認為,純粹以愛情為主題的百合動漫受眾有限,若想拓展讀者群進一步「出圈」,建議結合不同類型來發展劇情。例如日漫《搖曳露營》以露營為主題,吸引喜歡登山及大自然的讀者;動畫《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因鋼彈系列本身就有大批喜歡機器人文化的粉絲群而廣受矚目。「藉由揉合不同元素,讓原本不認識百合的人認識百合,往後他們就有機會消費相關作品。」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網路平台拓分眾市場 百合漫畫女性情誼吸目光
【百合漫畫拚爆發番外篇】跳脫傳統情欲框架 《百合男子》描述男性嚮往的百合情感
【百合漫畫拚爆發番外篇】從看BL到被女性情誼吸引 一部漫畫讓她開啟百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