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之後阿里之前,多空交戰香港IPO下半場 | 稜鏡

6月下旬,趕著上半年香港IPO市場的熱絡行情,任雲所在的一家新經濟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為了這次上市,整個公司已經籌備了半年多,現在進入了衝刺階段。

今年首6個月,港交所共有108宗IPO,集資總額698億港元,同比增加35%。當中不乏上市後大漲的個案——中煙香港(06055.HK)是其中的佼佼者,上市至今股價累計升近4倍。

對港交所來說,2019上半年的這份期中考卷雖無耀眼之處,但也較去年更上一層樓。

然而,進入7月後,香港的新股市場迅速進入膠著狀態。最早顯示出這一苗頭的,是本有望創5年來規模最大IPO的百威亞太,其在7月中旬意外宣告上市中止,令市場愕然。此後,伴隨市場不確定性的增加,香港IPO市場觀望氣氛漸濃。

市場關心的最大不確定性在於,上半年傳的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回港上市,能否如約進行——這既關乎香港能否將“第二上市”的新政正式落地,也關乎港交所在今年全球交易所的IPO排名。

此外,諸如滴滴、位元組跳動等新經濟獨角獸在IPO上市地的選擇上,是否最終會選擇香港,也充滿變數。

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任雲所在的公司將於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對於他們來說,雖然一切工作仍在按照既定的安排有序進行,但也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時間窗口。

香港年內規模最大IPO夭折,只因估值

2019年上半年,百威亞太無疑是香港市場最受矚目的IPO。憑藉最高逾760億港元的集資額,一旦成功上市,百威亞太肯定穩進2019年集資規模前兩名的IPO,與在香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一爭高下。

但這一裹挾著巨大市場想像力的“巨無霸”IPO卻在上市前夕折翼。

根據百威亞太的招股書,該公司的招股價介於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上市後的市值介於4239億港元至4981億港元。如果按照招股價上限計算,百威亞太IPO的集資額最高可達764.46億港元。

百威亞太CEO Jan Craps曾在香港公開表示,希望能夠借助在香港上市,打造一個亞太地區的平台,為百威營造更多的增長空間,特別是與當地的品牌達成更多的合作關係。

憑藉近百億美元的集資規模,百威亞太從宣佈上市之初便被放在聚光燈之下。按照時間表,7月15日是百威亞太公佈招股價的日子。在百威亞太IPO定價揭盅之前,就有消息傳出,該公司或將推遲定價。

有消息人士向《稜鏡》透露:“直到7月15日下午,百威亞太方面的負責人,還在與兩家保薦機構——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負責人,討論定價,雙方無法達成一致。”

出乎市場預料的是,7月16日半夜,百威亞太母公司百威集團突然宣佈,終止這一IPO。

多位市場人士向《稜鏡》確認,百威亞太此次IPO失敗歸根結底是投資者給出的報價與公司的期待無法達成一致,說白了就是公司的期待太高,而投行賣不出去。

《稜鏡》統計市場數據顯示,如果按照百威亞太的招股價,其市盈率最高可達45倍,而中國本土品牌的啤酒估值介於28至34倍,從市盈率角度看,百威亞太IPO估值較高。

也有投資者向《稜鏡》透露,在百威招股期間,多家券商銷售向其表示,百威的認購非常火爆,無法分配到額度。據他分析,不排除有投資者在表達了參與認購的意向之後,認為百威估值太高,最後時刻取消認購,令其股票無法售出,最終導致這一IPO失敗。

本次百威亞太上市不設基石投資者,該公司保薦機構摩根士丹利的亞太股本市場部和承銷部主管Alex Abagian曾公開表示,對百威亞太的IPO充滿信心,不設基石投資者,是希望市場能有更多的股票供應、更多流動性。但這一安排在行情急轉的情況下,也讓百威亞太沒有了支持的後盾。

除了估值較高之外,百威亞太上市後的成長性也讓部分投資者持懷疑態度。根據該公司招股書,百威亞太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償還母公司債務。百威集團3年前收購全球第二大啤酒廠商南非SAB Miller,導致債台高築,分拆百威亞太在香港獨立上市主要是為了降低該公司負債。

上半年IPO市場雖無亮點,但不耽誤賺錢

在不少香港金融從業者看來,百威亞太的上市失敗,究其原因還是自身問題,今年以來香港IPO市場整體表現並不差。

一位在香港從業十餘年的中資機構策略師對《稜鏡》說,即便百威亞太IPO集資金額用於為母公司還債,但這也不是導致最終失敗的原因。2010年,友邦保險(01299.HK)在港上市,也是為了給在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的母公司還債,當時仍然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因此,百威的失敗不能歸咎市場。

“百威亞太IPO失敗對市場信心沒有打擊,我們該幹嘛幹嘛。他們發不出來,還是因為自己要價貴。大家不傻,這麼貴賺不到錢,為什麼要買?”某中資IPO基金經理蔡敏對《稜鏡》說。

對蔡敏來說,今年的工作忙碌程度與去年並無差別,依然是早晨9點上班,晚上10點或者11點下班,總有充滿投資機會的IPO需要去研究,時間一如既往的不夠用。

他透露,從他自己管理的基金來看,今年上半年,回報還算好,香港市場整體不錯,IPO投資的回報也高,只要參與抽IPO都會賺錢。

如果從統計數據來看,與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香港的IPO市場,甚至可以稱得上更上一層樓。

根據普華永道的統計,截止到今年6月底,香港共有108宗IPO,去年同期為84宗,集資總額698億港元,同比增加35%。僅以主板上市公司數目計算,今年上半年有78間公司,去年同期58間,集資總額694億港元。

百威之後阿里之前,多空交戰香港IPO下半場 | 稜鏡
百威之後阿里之前,多空交戰香港IPO下半場 | 稜鏡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港交所啟動上市新政之後,今年上半年,共有20家新經濟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集資總額為254億港元。

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有26家公司股價升10%之內,去年同期為21家;15家公司股價上升11%至200%,去年同期為13家;另有27家公司上市首日股價下跌,去年同期為14家。

百威之後阿里之前,多空交戰香港IPO下半場 | 稜鏡
百威之後阿里之前,多空交戰香港IPO下半場 | 稜鏡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蔡敏說,雖然不少公司上市首日股價出現了下跌,但總的來說,只要不要錯過反響特別好的幾隻股票,基本上都會賺錢,例如中煙香港、翰森製藥(03692.HK)等。

《稜鏡》統計數據發現,按照7月26日收市價計算,中煙香港股價已較6月12日的發行價升3.87倍,而6月14日上市的翰森製藥股價累計升近53%。

定價方面,今年上半年多數公司市盈率介於10倍至20倍之間,共計31家公司;去年同期為21家公司,10家公司市盈率為20倍至30倍,5家介於30倍至50倍。

“但是整體來看的話,熱度不如去年。因為今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去年那麼火的東西出來,比如小米、美團,以及去年8家公司同時上市的盛況。今年印象特別深刻的就百威。“某私募基金分析師王玉良對《稜鏡》表示。

觀望氣氛濃,仍有近200家企業排隊

儘管今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的表現還算熱烈,但進入下半年,在百威亞太宣佈中止IPO後,形勢還是起了一些變化。

“我們最初希望去美國,但是鑒於市場環境,我們開始考慮香港,現在對我們來說什麼時候上市,又難以做出決定,因為不確定性太高。我們一切都準備好了,就是在看什麼時間窗口合適。”近日,某內地大型新經濟公司管理層向《稜鏡》透露,對於何時正式開啟IPO,仍舉棋不定。

這家公司或許是不少擬上市公司目前心態的一個縮影。對於下半年香港IPO市場的走勢,不少本地市場人士都難以給出確切的判斷,觀望情緒轉濃。

一位中資投行的工作人員向《稜鏡》分析稱,最近一週市場非常安靜,幾乎是零招股,主要原因是不少金融從業者正在放暑假,此外接下來馬上開始中期業績期,沒有IPO招股並不算不正常。

“不過主要還是市場情緒,現在每天港股成交量已經降到不到700億港元,大家都在觀望。”她說。

自去年開始,諸如位元組跳動、滴滴等新經濟獨角獸已多次被傳,今年將在香港IPO。但直至目前,仍未有明確信息。而傳聞已久的阿里巴巴在香港的第二上市,在幾輪媒體報導、公司“不評論”的來往之後,上市步伐似乎已近,並被市場視為香港今年下半年最重頭的IPO。

不過多位市場人士向《稜鏡》表示,阿里巴巴在香港第二上市,由於市場觀望氣氛濃,該公司的上市時間表、集資規模仍未有明確的信息,大家都在等待。雖然目前香港市場的流動性並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時間窗口沒有選擇好的話,對阿里的集資額還是有很大負面影響。

對於接下來香港IPO市場的走勢,普華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仍持有樂觀的態度。

他說,除非有重大負面消息,港交所全球新股上市排名會“坐亞望冠”,今年下半年已有近200間企業在排隊申請上市,這可令全年香港總集資額達到約2500億至3000億港元。

“據我所知,目前仍在籌備的IPO,暫時還沒有看到要取消或者作出太大的變動,大家對市場仍充滿期待。”王玉良也說。

“最近每週都要飛來香港,來了香港就是穿梭在中環的辦公樓,一個會接著一個會,見投行人士,與潛在的投資者進行溝通,上市之前這會是常態。”任雲對《稜鏡》說,自己仍在為公司下半年在港IPO而忙碌著。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