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光耀未來 武玉玲暨屏科大師生共創編織展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 報導

【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屏科大圖書與會展館為恭賀百年校慶,特別邀請本校傑出校友同時也是知名原民藝術家武玉玲老師回校展出,特於今 (29) 日假3樓藝文中心舉辦「百年傳承.光耀未來.武玉玲暨屏科師生共創編織展」開幕式,展示共14件精彩作品,其中更結合與校內師生的藝術力共同創作,充分顯示屏科大的藝術人文實力。

 

 

張金龍校長致詞說,圖書與會展館藝文中心為同賀百年校慶,特別邀請原民藝術家武玉玲老師回到母校。武老師於2016年就讀本校時尚系研究所,2021年畢業,是本校傑出校友,更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武老師透過作品述說藝術家對家園的關心與族人滿滿的關懷,除展示其作品外,也現場指導同學纏繞編織技巧,更感謝武玉玲老師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三幅新的作品,讓人非常震撼與驚艷。另外展場後方的大型藝術裝置達瓦蘭部落,栩栩如生重現於大家的面前,歡迎大家齊聚欣賞。

 

 

武玉玲老師創作使用的技法「纏繞」(排灣族語Lemikalik),源自於原住民部落的文化內涵。由於纏繞技法在視覺及其過程中會產出「同心圓」的生命圓周,象徵部落不同階層的社會角色,共同乘載著家族與社群的使命,並透過參與部落大小事務,將族人緊密的聚合/纏繞在一起。因「同心圓」亦有包覆與堅固的意義,如同部落責任制度中無論哪一個階級,都是建構在關愛與保護的心態,因此「纏繞」也代表著武玉玲的創作初心,來自於藝術家母體文化—達瓦蘭部落(Tavadran)傳統社會內化於個人的精神價值。在創作的過程中,武玉玲老師集合不同世代、背景與年齡的部落婦女和她一起製作,是為情感與力量的凝聚與交流。

 

 

武玉玲老師為屏東大社部落排灣族人,受家族女性長輩薰陶,自小就熟悉傳統工藝的技術與製作,後又接受金工、飾品設計等不同領域的訓練。2009年因莫拉克風災家園受創,武老師也慢慢地將重心由台北、屏東回到禮納里部落,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更專注於藝術創作,在原有的工藝基礎上,加以勾、編、織、繡等技法;後期並組織部落婦女協力工作,開展出一種強調集群力量與美學的藝術樣貌,其作品曾獲2018年Pulima藝術獎視覺藝術類首獎。近年重要參展有日本第七屆橫濱三年展(2020)、台北雙年展(2020)、澳洲第十屆亞太三年展(2021)、第二十三屆雪梨雙年展(2022)、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Centre Pompidou-Metz)、2023年英國倫敦南岸藝術中心海沃德藝廊(Hayward Gallery)等。

 

 

本次百年傳承.光耀未來展覽,精心結合與校內師生的共同創作,展現屏科大累積多年的藝術力,更將文化結合創作的能量貫注在每個作品元素中,是一份送給母校百年校慶最美好的禮物。邀請大家與我們在113年10月7日至12月18日展覽期間共同歡聚,更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百年一期一會的武玉玲暨屏科師生共創編織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