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印象 風華流轉/建國百年系列專題:十大建設 台灣經濟破繭

台灣的經貿實力有目共睹,台灣經濟奇蹟的經驗也數度被國際當作發展中國家的活教材。台灣的經濟發展一路走來歷經幾個階段的轉換,從工業、製造業,到現在的高科技產業,國家掌舵者總在關鍵時刻替台灣指出正確方向,而台灣經濟破繭而出的關鍵,當非「十大建設」莫屬。 ◎1970年代 台灣內外環境艱困 對中華民國而言,1970年代是個風雨飄搖的時代。1972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接著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日本與大陸建交、1973年爆發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物價飛漲,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8.17%。那年的農曆春節,民眾生活陷入困境;台灣內外交逼。 ◎能源危機當頭 物價飛漲 蔣經國拍板10大建設 聽聞水泥黑市價格漲到1噸新台幣1萬8,000元,讓一度力主控制物價的行政院長蔣經國驚覺情況嚴重,台灣經濟需要的是更積極的做法。 政府先放手讓石油、鐵公路票價一次漲足,1973年12月25日,蔣經國更在國民大會宣布,要以5年為期限,推動十大建設。1974年2月26日,十大建設工程已經進行了一半,蔣經國在立法院宣示,台灣經濟必須穩紮穩打,這也是十大建設的主要目標。他說:『(原音)穩紮穩打、不眠不休、埋頭苦幹、精打細算、勇往直前,就是我們今後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 ◎十大建設啟動 台灣經濟轉骨 繼1950年代接受美援之後,執政的國民黨首次在台灣正式推動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對當時外匯存底只有10億美元的台灣來說,誰也沒把握十大建設能順利完工,甚至將台灣一舉推向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但當時蔣經國仍堅持推動,已故的總統府資政孫運璿就曾表示,十大建設如蔣經國所說,「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孫運璿說:『(原音)那時候非常困難,非常多反對,我們能力不能做十大建設,蔣經國總統立刻呼籲,今天不做,將來永遠會後悔。』 ◎十大建設帶動經濟起飛 台灣躍居11大出口國 十大建設包括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蘇澳港、大造船廠、大煉鋼廠、石化工業以及核能發電廠。10項重大工程分別代表提升台灣交通運輸能量、擴大內需投資、帶動地區發展、增加國際運輸、奠定重化工產業基礎以及充裕能源供應。十大建設總計花費新台幣2,094億元,不僅擴大政府支出、活絡國內經濟,更讓台灣脫胎換骨。 十大建設的效果快速浮現,197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有1.1%,工業成長率是負4.5%,通貨膨脹率高達47.7%;到了1976年,相關數據好轉,經濟成長率13.5%,創下歷史新高;工業成長率達到24.4%;通貨膨脹率也降回2.48%。1980年代,台灣更一舉躍居世界第11大出口國。 ◎建設台灣 觸動十大建設的政治思維 由十大建設所帶動的台灣經濟奇蹟被世人津津樂道,不過背後也隱含另一層意義。台灣智庫研究員盧俊偉說,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之際,台灣遭逢國際環境遽變,政府不得不穩定在台灣的政權,十大建設也意味政府體認到「反攻大陸」漸漸成為往日舊夢,好好建設當下的家園-台灣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盧俊偉說:『(原音)在這種背景底下,他的確被迫要去對土地有更進一步,建立政權的穩固性。當時蔣經國在政治上一方面進行「革新保台」的做法,人事上做了專業化、台灣化、年輕化「三化政策」;經濟上就是十大建設。十大建設用意很清楚,就是他當時在撫平內部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關係,所引發的反動力量。』 或許有些評論認為十大建設中的某些項目沒有發揮預期成效,但十大建設對台灣影響深遠無庸置疑。在中華民國100年的歷史當中,這波大規模的建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分水嶺,也是回顧台灣蛻變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