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陰影下 中國科技公司IPO大幅下滑

(中央社台北28日電)從阿里巴巴開始,中國監管機構擴大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整治,引發連鎖反應。數據顯示,中國科技企業第二季上市募資總額下降逾60%。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Dealogic的數據顯示,自4月初以來,中國科技集團在世界各地交易所進行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僅籌集60億美元(約新台幣1670億元),比第一季減少近2/3。

科技公司上市占中國企業IPO募資總額的比例也降至2年來最低,僅占同期逾280億美元募資總額的21%。

第二季中國科技企業IPO募資總額的大幅下降與第一季的興旺景象形成鮮明對比。今年首季,中國科技集團透過在上海、深圳、香港和紐約發行股票,募集逾153億美元。

中國監管機構去年11月宣布暫停螞蟻集團高達370億美元的IPO、勒令螞蟻集團集團重組,並針對阿里巴巴的壟斷行為開出創紀錄的28億美元罰款。之後,中國監管收緊的陰影籠罩科技企業,諸如騰訊、京東等巨頭接連被點名是下一個整治對象。

法國興業銀行亞洲股票策略主管班齊姆拉(Frank Benzimra)表示,中國監管是公司估值的一大變數,對金融科技公司來說尤其如此。

過去3個月期間,沒有一家中國大陸的科技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而第一季時,中國科技企業透過在香港進行IPO,共募資86億美元。

香港孖士打律師行合夥人葉知賢表示,第二季沒有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是「不尋常的,是一個反常現象」,但他補充說,今年初的上市步伐本來就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不過,仍有中國科技企業IPO不放慢腳步。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25日表示,將尋求在香港上市,籌集最多23億美元,下月開始掛牌交易。

網約車集團滴滴出行則計劃在未來幾周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籌資40億美元。(編輯:翟思嘉/吳柏緯)1100628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台經濟亮眼 央行:GDP保5沒問題
打工族注意 1萬元生活補貼來了 即申請7/1就入帳
縣市首長注意了 七月上旬股東會地圖 台北市83家最多
下半年金融市場 股優於債
對比特幣仍有信心 Celsius執行長:今年上看16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