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漲逾8%!陸電動車年產量破千萬 官媒:特斯拉發揮鯰魚效應
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上周四 (14 日) 首次突破 1000 萬輛大關,同時也是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千萬輛國家,《人民日報》上周六 (16 日) 刊文直指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車廠在面對開放環境下的激烈競爭,以及特斯拉 (TSLA-US) 「鯰魚效應」下的直面挑戰以及積極應變求變。
在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後,中國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除彰顯中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自信,也帶來進步並成就中國式現代化。
2018 年 4 月,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宣布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尤其是汽車業的外資限制後,特斯拉在同年 7 月宣佈在上海建廠,總投資達 500 億元,規劃年產能 50 萬輛。
隔年 1 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奠基,當年 12 月第一輛整車下線。作為首個外商獨資新能源汽車專案的特斯拉「整車製造」,當年開工、完工與投產的「特斯拉速度」為特斯拉提供廣闊發展空間,也帶來「鯰魚效應」,倒逼中國車廠加快創新。
憑藉技術、品牌等優勢,加上中國超大規模消費市場,特斯拉銷量大幅成長,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快速發展,如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零組件本土化率已超過 95%,超過 60 家供應商進入特斯拉全球供應鏈體系。
依賴中國完善供應鏈體系和一流智造能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平均 30 多秒就有一輛整車下線,去年特斯拉中國廠產量在全球產能佔比過半,其中 36% 對外出口。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正是一個雙贏、多贏的過程,順應的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產業鏈供應鏈全球分工的大趨勢,彰顯的是合作共贏、和合共生的理念。
文中也指出,今年 11 月 1 日起,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實施,限制措施由 31 條減至 29 條,代表中國具有推動更高水準開放的堅定決心,勇於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
此外,「年產過千萬」建立在中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快融合的基礎之上,成就的是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綠色里程碑」。以此為標誌,中國新能源汽車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更折射出以綠色發展為特徵的新質生產力快速成長壯大。
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車廠利用中國市場、技術和制度開放等優勢,實現「在中國,為世界」的轉變。在匈牙利、西班牙、緬甸、馬來西亞與巴西,中國電動車廠海外建廠促進綠色合作,也帶動更多國家和地區綠色低碳轉型。
若能秉持同球共濟、和合共生的心念,以及更加開放包容的胸襟,世界一定能更快迎來下一個「綠色里程碑」。
特斯拉今 (18) 日在美股盤前上漲逾 8%,上周五 (15 日) 亦收高逾 3% 至每股 320.72 美元。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