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東南亞過年習俗 林麗蟬:紅包包4400事事如意,滿地瓜子殼堆到初三

新春虎年來了!你知道東南亞華人過年,跟台灣有什麼不同嗎?從柬埔寨嫁到台灣的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林麗蟬說,東南亞有很多華人,不管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都有保留年節習俗的傳統;尤其是越南特別重視年節氣氛,但與台灣在祭祀、貢品及生活方式上,都有不小的春節習俗差異。

來到台灣的林麗蟬,才發現婆婆從除夕拜到大年初二,「怎麼拜那麼久?」林麗蟬問婆婆,不是除夕拜完,就好了嗎?讓她更訝異的是,「怎麼同一副牲禮可以拜到底?」林麗蟬說,柬埔寨華人也有拜拜,但一副牲禮拜完後,大家就吃完了;但在台灣,拜完天公後,再拜土地公,然後再拜公媽,沒想到一份貢品居然可以「一拜再拜」。

還有,台灣燒金紙燒得特別多。林麗蟬說,在柬埔寨要燒金紙,就燒面額大的美金和黃金,數量少但面額高,看起來隆重有面子;而在台灣,大家族要拜公媽,也要拜公廳,3個大爐子「塞好塞滿」,她拿鏟子也翻不動,因為四方金、壽金都要燒很多,她常很納悶:「為何不提高額度?或是可以與時俱進啦,比如:燒信用卡或支票就好了。」

20180405-清明掃墓配圖,燒金紙。(甘岱民攝)
20180405-清明掃墓配圖,燒金紙。(甘岱民攝)

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林麗蟬提到,台越兩國燒金紙風俗不同。在柬埔寨要燒金紙,就燒面額大的美金和黃金。(資料照,甘岱民攝)

一個數字各自表述:4是吉祥數字?

第三是包紅包的文化不太相同。她說,在柬埔寨可以包4400元,代表「事事如意」,東南亞的華人會包有4字的紅包,且視為吉利數字,但台灣認為4這個數字不吉利很避諱。此外,柬埔寨的紅包大多是用買的,設計的小巧精緻又可愛,就買來送給親朋好友,沾沾喜氣;到了台灣,發現很多官方與企業單位都有自製紅包來送人,不必花錢,就可以拿到一堆了。

第四是東南亞華人有「帶走橘子」的文化。林麗蟬說,在柬埔寨去別人家拜年,會帶2顆橘子去,換別人2顆橘子回來;這意謂著把「大吉大利」帶給人家,也把別人家的吉利帶回家。她來到台灣之後,還是會延續這個文化習俗,她笑說:「人家沒說要給我,但我還是會主動拿走,特別放在車子的擋風玻璃前,一直放到大年初三。」

第五,在東南亞大年初一不洗衣服、不洗頭、不掃地,不做任何家事,因為「在大過年,不能把財富掃掉、洗掉!」林麗蟬來到台灣,還是保留這樣的文化習俗,在除夕之前,就交代小朋友去清洗衣服、清理家中,因為大年初一當天不能洗頭、不能洗衣服,她說:「大年初一到初三,吃瓜子殼丟滿地,儘管堆積如山,大家都不會去打掃它。」

20220118-針對東南亞華人過年習俗,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林麗蟬接受訪問時點出許多與台灣的差異。(潘維庭攝)
20220118-針對東南亞華人過年習俗,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林麗蟬接受訪問時點出許多與台灣的差異。(潘維庭攝)

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林麗蟬來到台灣多年,還是保留柬埔寨的華人文化習俗,去別人家拜年,會帶2顆橘子去,換別人2顆橘子回來。(林庭瑤攝)

第六,柬埔寨華人過農曆年節,大年初一早上起來要「喝甜湯」,林麗蟬的阿嬤很愛煮薏仁湯,甜到不行的薏仁湯,讓大家溫暖地感到「吃甜甜,過好年!」東南亞華人有圍爐,但在柬埔寨沒有「初二回娘家」,因為結婚後就住在娘家,她來到台灣,才知有「回娘家」這回事。

穆斯林配偶的文化衝擊:煮五花肉

不過,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配偶來到台灣,就會面臨較大的文化衝擊。林麗蟬舉例說,印尼有很多穆斯林,不拿香拜拜,也不吃豬肉,不會料理豬肉,在鄉下要煮五花肉時,內心裡難免會掙扎;而且在語言溝通上有落差。她說,有一位印尼配偶跟婆婆溝通,婆婆跟她說「水餃」,要她去廚房煮水餃,結果,這位外配沒聽明白,就跑去房間「睡覺」。

東埔寨人的過年,指的是4月13日到15日的「潑水節」。林麗蟬說,台灣人以為只有泰國過到潑水節,其實,柬埔寨、緬甸、寮國也有過,正常的潑水節習俗,就是邀請和尚來到家裡「潑水祈福」,在街頭上,被潑水不能生氣,也可以潑回去。每逢潑水節,大家就會帶一些生活用品到廟裡,送給廟裡的和尚和小朋友,做公益之餘也更為環保,奉佛參拜時,可以指定賜福給某位家人。

泰國傳統新年宋干節、潑水節(美聯社)
泰國傳統新年宋干節、潑水節(美聯社)

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林麗蟬指出,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潑水節」。圖為泰國傳統新年宋干節、潑水節(資料照,美聯社)

林麗蟬:移民政策層級應拉高並調整

林麗蟬最近剛出版新書《新台灣精神》,她說,來到台灣最有成就感的是「親子教育」。她從不知如何跟孩子對話,學會跟孩子在「同等的高度」。她孩子讀國小時,要跟孩子溝通時,就會喬到「視野上」的同等高度;後來,她逐漸明白要在「態度上」有同等高度,展開對話。她說:「親子教育是一輩子的事,隨不同年齡,要用不同方式互動。」

在公領域的部分,林麗蟬說,在台灣到的新移民有56萬個家庭,來自174個國家,80多萬移工(廠工、看護工、照顧工),還有上百萬名技術工。她說,目前缺乏結構完整的移民政策,應架構在人口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組織上,移民政策不應只是移民署的3級單位,應該拉高到國發會,或是行政院的人口(移民)政策委員會,移民政策應隨著社會變遷與環境需求而去調整。

《新台灣精神: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時報出版)。
《新台灣精神: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時報出版)。

《新台灣精神: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時報出版)。

曾是首位新住民立委的林麗蟬,推動成立「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她還期待成立「移民研究基金會」,她說政府應務實了解,台灣社會需要完整的移民政策。林麗蟬前辦公室主任呂孟媚說:「新住民從尋夢、疑惑、堅持到克服文化衝擊,進入社區做志工,為台灣社會無私奉獻,不能把她們視為外人,因為她們很在乎台灣的未來。」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蔣萬安非蔣家人?黃清龍曝蔣經國日記:驗DNA就真相大白
相關報導》 非六都縣市長聲量排行出爐!綠營3首長穩坐前段班 藍營空戰挨打陷2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