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仲:拋開多愁善感之後,我找到敲破人生瓶頸的石頭

文/鄭閔聲│圖/陳應欽│出處/Cheers雜誌第209期

盧廣仲:拋開多愁善感之後,我找到敲破人生瓶頸的石頭
盧廣仲:拋開多愁善感之後,我找到敲破人生瓶頸的石頭

第一眼見到現實世界裡的盧廣仲,感覺不出他是那個隨時隨地都能讓歌迷熱血沸騰的「小隊長」,氣質反而更接近他在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裡的角色鄭花甲:一個溫和無害到有點過了頭的大男孩。

「花甲這個角色,和盧廣仲有很大的重疊。演花甲時,很多時候都是把我的回憶資料庫搬出來,不覺得真的有在『演』。」盧廣仲爽快地證實了這觀察。

大學時的茫然,意外挖掘音樂天分

不過,跟鄭花甲不同的是,一場車禍讓盧廣仲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分。

車禍受傷造成的行動不便,反而讓他有大量時間練吉他、寫歌,在大二那年連續拿下淡江金韶獎、政大金旋獎冠軍,因而被製作人鍾成虎發掘,踏上創作歌手之路。

演藝圈是個極度競爭與殘酷的領域。競爭,因為舞台上前仆後繼,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人氣能持續多久;殘酷,因為噓聲往往就和掌聲一樣直接。

對這一點,盧廣仲學會的第一課:別把音樂當成比較的工具,它是自我生命的註記。

低潮時的徬徨,練就幽默與正面迎戰

服役中斷演藝工作,伴隨著創作能量匱乏,讓盧廣仲聲勢明顯下滑。

當時,盧廣仲想起阿公有一回帶著酒意對他說的故事。阿公年輕時,曾帶了畢生積蓄北上發展,並用那筆錢買了批魚苗在桃園沿海養殖;沒想到碰上超級寒流,所有魚苗都被凍死,一夕間身無分文,連買車票回台南的錢都沒有,只好靠著雙腳從桃園徒步返鄉。

在那脆弱的時刻,盧廣仲和當年的阿公一樣,只想擁抱家人的溫暖。有了念頭的隔天,他立刻上路,用11天走了43.5萬步,回到台南過年。「走路這件事可以幫助我釐清思緒,沒考慮多久就出發了,」盧廣仲笑著說:「我還有跟阿公講,我走這趟是在向你tribute(致敬)。」

大量乳酸帶給盧廣仲的啟示是:「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於是,過完年回到台北,他決定重新拿起吉他,和創作障礙面對面較量。

「覺得自己寫歌難聽,那就寫一首難聽的歌給自己聽啊。小虎(鍾成虎)也這麼鼓勵我,」盧廣仲說。

盧廣仲回憶破繭而出的過程,臉上一直帶著笑,「瓶頸就是一個人困在瓶底,想盡辦法要回到上面。我唯一的解答,就是拿一塊石頭把瓶子敲破,所以就是要搖滾樂、要rock it,像我這樣硬寫。」

再戰後的勇氣,把罩門變成舒適圈

盧廣仲自認有「人群恐懼症」,不善交際;然而,演戲卻是必須和其他人進行大量情感交流的活動。想把戲演好,勢必得克服這個關卡。

與其糾結於「應然」與「實然」間的衝突,不如想辦法把罩門變成舒適圈,這是他的第三個領悟。「如果我把整個片場的人都變成朋友,就不會在朋友面前尷尬,演技就可以很自然。所以,我第一天就主動認識所有人,第二天幾乎能叫出所有人的名字,這是一個我『長大了』的表現,」他說。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209期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