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增4萬261例本土、52人死亡 1歲童未打疫苗染疫1個月現重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4萬261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確診個案增中重症204例,其中52人死亡;境外移入增56例。COVID-19單日本土病例今天再回升至4萬多例,但與上周同期相比降幅約9.7%,疫情能鬆一口氣,但病例數仍不少。另外,今天新增一名1歲男童未打疫苗,染疫1個月後突現重症。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0,261例本土病例,為18,558例男性、21,685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066例),臺中市(5,391例),高雄市(4,789例),桃園市(4,053例),臺北市(3,939例),臺南市(3,597例),彰化縣(2,094例),屏東縣(1,419例),新竹縣(948例),新竹市(917例),雲林縣(902例),苗栗縣(849例),嘉義縣(759例),南投縣(736例),基隆市(654例),宜蘭縣(652例),花蓮縣(479例),嘉義市(448例),臺東縣(275例),金門縣(185例),澎湖縣(103例),連江縣(6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48例具慢性病史、3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9日至10月23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19日至10月23日。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天新增較年輕死亡病例為2名30多歲女性,皆有慢性病史,且都已接種2劑疫苗。其中一人本身有肝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病史,10月18日因出現食慾、精神差等症狀,快篩陽性確診並進行居家照護,10月19日因症狀未改善就醫,安排住院,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但因肺炎持續惡化,於10月22日過世,死因為COVID-19引發肺炎合併急性腎衰竭及代謝性酸中毒。

另一人則有貧血相關血液疾病,7月9日出現發燒、呼吸喘等症狀,就醫確診,安排住院並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住院時血液檢驗培養出多重細菌感染,引起敗血症,不幸於7月19日過世,死因為COVID-19及本身貧血相關血液疾病。

此外,羅一鈞說,今天新增3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為1至5歲男童,都沒有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9月12日至9月15日,陸續出現發燒、腹痛、腹瀉、皮疹等症狀,經醫師懷疑MIS-C,安排住院,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症狀好轉,均於10月21日至25日出院。

其中1歲男童是唯一未曾接種疫苗者,這名個案曾在9月14日確診,10月14日起出現高燒等症狀,10月20日住院,檢查顯示腹水、心包膜積水等情形,懷疑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症狀好轉,已於10月25日出院。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57例,33例腦炎、26例肺炎、4例敗血症、11例哮吼、167例MIS-C(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2例心肌炎、5例共病與新生兒感染及9例到院前死亡等;上述個案已有37人死亡,13例腦炎、8例肺炎、1例心肌炎、3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9例到院前死亡。

今年1月至10月25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743萬2500例、占99.57%,中症累計1萬8645例、占0.25%,重症累計1萬3704例、占0.18%,其中死亡累計1萬1624人。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5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分別自加拿大(2例),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日本(各1例)移入,另48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9月27日至10月24日。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167,15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608,510例排除),其中7,555,884例確診,分別為36,174例境外移入、7,519,65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2,47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2,46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552例、臺北市1,407例、臺中市1,285例、高雄市1,171例、桃園市946例、臺南市926例、彰化縣699例、屏東縣496例、雲林縣389例、南投縣385例、苗栗縣344例、嘉義縣314例、基隆市277例、宜蘭縣266例、花蓮縣219例、新竹縣206例、嘉義市200例、臺東縣176例、新竹市142例、澎湖縣34例,金門縣28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

本土疫情最新
11月7日起 大眾運輸將不強制量體溫
「量體溫根本沒效率」醫喊快篩監測才是王道
確診接觸者 11月7日起篩陰可入校
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辦?可以領補償嗎?密切接觸者必看懶人包
高端免費赴日PCR為何只到年底? 莊人祥推測2種可能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