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經費充足的英語課程,「雙語大學」應有「國家語言」作為配套

文:許慧如(師大台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教育部在2021年啟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以下簡稱EMI計畫),以不同程度補助部分大學或學院開設英語授課(EMI)課程,包括四所重點培育大學,25校內的41個重點培育學院,還有37所普及提升學校。

英語是最重要的國際學術語言,EMI計畫對提升國內大學的國際交流,以及學生的國際競爭力,相當程度上是有需要的。且EMI計畫並非要打造全英語大學校園,而是部分課程全英語授課,學生也並非必修全英語授課的課程。

但是,不可諱言地,即使EMI計畫並非強制,各大學可自行決定申請與否,但是在經費和社會氣氛的誘因下,EMI幾乎成了全國大學的共同目標。已經申請到補助的,正在努力達標;沒有申請到的,也難免要力求表現,以求下次申請可以通過,並且在目前強調英語的社會氣氛中,提升學校的形象。

只是,台灣從來不是個英語社會,英語始終是外語,要在短時間以高強度在大學推行EMI,就容易出現各種「亂象」。

其實,教育部在雙語大學政策上,可以更有彈性。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從今年開始,國高中也要開始上本土語言課程,每周一節課,國中上兩年,高中上一年。但是,到了大學端,教育部似乎根本沒有國家語言的相關政策,連表態鼓勵一下都沒有。

如果雙語大學政策能引進國家語言(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等語言),並根據各語言現況提供對應的獎勵辦法,各大學就可以衡量現實狀況,申請想要發展的語言,而非現在只有英語一個選項。

這樣一方面可緩解各校盲目追求英語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可更有效復振國家語言。畢竟台灣的本土語言,目前大約四十五歲以上還有約兩個世代的母語人,這也正好是大部分大學老師的年齡。只是老師們長期使用華語,本土語言能力大多沉睡了。

如果能讓大學老師把母語講回來,並且使用在專業領域,同時透過課程傳承給學生,不但能喚醒其沉睡已久的母語,還能世代傳承、拓展使用領域,讓本土語言不要再停留在「老人」、「古早事」⋯⋯這種刻板印象。

而地區性較明顯的國家語言,透過這類獎勵更有機會能具體實踐。如客語授課的課程,開在新竹的大學,會比開在台北的大學更有機會達到開課人數的門檻。有些技術性課程,以台語授課可能也比英語授課更恰當。

目前國內大學只有台師大和台大有推動國家語言復振授課的相關獎勵辦法,但都是校方出於善意和社會責任所提出的自主性獎勵,用的是校內的資源。因此,無論是經費或針對師生的意識培力和宣傳力道,和教育部大張旗鼓的EMI計畫完全不能比。

其實,激發本土語言的意識,比英語更需要資源。由於過去長期獨尊華語的政策,本土語言被矮化為「方言」,不但迅速流失,使用領域也急速萎縮,也沒有機會持續現代化,發展新詞。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台灣社會目前對於以國家語言在大學授課,大多抱持著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即使持肯定態度者,也大多因為過去沒有經驗(無論是以教師的身分以本土語言授課,或是學生時代修習的課程以本土語言進行),而有所遲疑。

也因此導致申請上述獎勵的課程相當有限。在這樣的環境下,師大台大兩校校方能推出國家語言授課獎勵辦法,走在教育部政策之前,已屬難能可貴。接下來,就看教育部願意怎麼做了。

除了文化層面之外,許多研究早已指出,活化的雙語能力,對於大腦發展很有幫助,也能延緩失智症,對於個人或是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都是很大的助益。

雙語大學政策應該要真正落實「雙語」(bilingualism)實際的意涵,也就是兩種語言,而非目前台灣約定俗成的(中/英)雙語。

目前政府推動的語言政策有國際語言(英語)與國家語言,行政院也在今年五月宣布將投入五年三百億的預算復振國家語言,從實務面或政策面來看,大學引進國家語言,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在 「共同富裕」新政和實施封控下,中國中上階層爭相赴星國置產
卡達世界盃背後的資訊戰:為什麼會出現「沙烏地擊敗阿根廷,王儲送勞斯萊斯」這樣的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