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第一名車尾燈?這些選區為啥輸到難有轉機?【周偉航專欄】

文/時事評論員周偉航

本屆選舉有兩個謎,第一個謎,是北桃竹的「精英」候選人都在亂選,重新定義了「智力」的意義;第二個謎,就是有多個縣市出現民調前兩名的候選人支持度差到40%的詭異狀況,看好度更呈現出「82開」或「91開」的態勢。那為什麼這些選區的強弱會差這麼多呢?是選舉戰術出了問題,還是候選人的人生出了問題?

依未來事件交易所的盤勢,目前至少有六個選區出現看好度「82開」狀況,且都不是花東與離外島,而是人口在五十萬人以上的縣市,像是高雄。陳其邁有2018的失敗經驗後,操作上變得更小心,不該做的蠢事就盡量不做,像他就不太想挺林智堅;而柯志恩出馬時雖戰意十足,天天丟議題,但投入基層陸戰之後,原空戰專長難以發揮,這兩三個月來北部的論文與八卦爭議也讓她失去媒體關注,因此即便她能持續丟出政策議題,更試圖去追北部的新聞焦點,也還是淹沒在一片口水之中。

新北侯友宜在看好度與支持度的領先幅度都與陳其邁不相上下,但他的選舉過程就沒那麼順利了,先前的恩恩案讓他頗為掣肘,現在又有刑警亂打民人的事件正在發酵,但林佳龍選得荒腔走板,百姓苦思不得轉投林佳龍的理由,雙方差距也就難以拉近。

竹縣的楊文科在看好度上領先綠營周江杰近70%,這是因為他有效吸收了綠營之外的地方勢力。雖先前一度傳出綠營可能和竹北市長何淦銘整合,但何淦銘已跑去楊文科的場子站台,也讓楊的領先優勢再度擴大。目前楊不只能確保自己勝出,更很可能協助林為洲拿下竹北。

嘉縣的翁章梁雖然低調,但他在看好度上的領先已高達八成。翁上次參選面臨綠營分裂與外在韓流的考驗仍順利勝出,本次國民黨找不到在地人選,最後匆忙推出王育敏上陣,門面雖然好看,其個人形象卻與地方格格不入,在國民黨基本盤都不見得開得出來的狀況下,翁的看好度自然升到最高一級。

屏東的周春米在看好度上也領先近八成。綠營雖在初選時殺到刀刀見骨,但選後展現團結,且蘇震清並未因案參選,藍營原打算利用綠營分裂「偷偷摸上」的計劃落空,在綠營還能挖到藍營牆腳的狀況下,自然就沒啥戲可唱。

而在看好度上領先最多的是台南市的黃偉哲,這是因為謝龍介邁力搶到黨提名後就像消失一樣,在地人看不到藍軍陸戰的痕跡,空戰部分也只有幾個月前開過一槍(還沒打中)。別人是提名後「頭過身就過」,龍介仙是提名後「選得像過身」,加上「Crazy Friday」林董事長本屆缺乏專業推手,話題炒不起來,因此黃偉哲即便任內多有爭議,也能保持全台最高的看好度。

但看好度落差大,投票率就會變低,這可不是兩黨樂見的,因為就算縣市長選不上,也要想辦法多帶上幾席議員,而且總票數未達標,十八歲公民權也無法複決過關,是以各黨派都會想辦法在選前最後時段「衝一波」。但真有什麼妙招,能讓選情突然激化嗎?看看兩大黨每天精心推出卻爛如稀屎的議題,就知道智力這種條件,短期內是很難改善的。

追蹤民眾網Line官方帳號

更多新聞報導:

民眾黨要突圍,只能靠他力?【周偉航專欄】

陳時中的敵人就在善導寺?【周偉航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