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拜登太激動,記者發文就被開除了?

作者:國際譯開罐

點開外國媒體的報導連結,現在除了開頭的記者署名(byline),甚至會在文末直接附上帶有「@」的推特帳號。標示這些帳號的目的,除了作為社交連結,也是記者與所屬媒體宣傳品牌的最佳工具。然而反過來說,即便記者以個人帳號發言,他仍某方面代表新聞編輯台。因此,新聞公司與其員工的社群帳號規範變得十分關鍵。本文將介紹兩大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曾發生過的「社群事件」,討論社群時代中新聞工作者的言論界線。

「發文時機不對」《華郵》要求記者撤文

當知名球星科比(Kobe Bryant)在去(2020)年 1 月 26 日,因直升機失事而意外過世的消息傳出後,粉絲們紛紛在社群上分享科比對自己的意義與啟發,向自己的偶像說再見;各大媒體除了以快訊報導,更刊登了回顧科比一生、充滿情感的訃聞(orbituary),紀念他的傳奇人生。

然而,科比的人生除了精彩時刻,也曾爆發爭議。鑒此,《華盛頓郵報》的政治記者桑玫茲(Felicia Sonmez)便在她的推特帳號,分享了一篇 2016 年,科比遭控於 2003 年性侵害女性的新聞(該控訴最後在 2005 年以和解收場)。

在社群的一片哀悼文中,她特立獨行的推文引來粉絲撻伐,其中包含信件的騷擾、辱罵與死亡威脅。此則貼文除了文章連結並沒有其他文字內容,桑玫茲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因為《華郵》有管理這些事情的政策,我做的就只有發出文章的連結。我也不認為我有立場提供任何更多的評論。」

然而當天傍晚,總編輯拜倫(Martin Byron)寄給桑玫茲一封電子郵件,並附上她的推文截圖。在桑玫茲公開的內容中,拜倫寫道:「這個推文著實欠缺評斷。請停止。妳在傷害這個組織。」桑玫茲隨後在副總編葛蘭特(Tracy Grant)的指示下,刪除一系列共 3 則推文;並繼而收到葛蘭特的郵件,表達感謝之外也建議她「考慮待在飯店或是朋友家中」。

事情看似暫時落幕,不料隔(27)日,編輯台決定將桑玫茲「有薪停職」,直到《華盛頓郵報》檢視完畢這些推文是否違反新聞室的社群媒體政策為止──這個決定在內部引爆爭議:《華郵》的媒體評論專欄作家 Erik Wemple 撰文抨擊編輯台,稱決定是「判斷失誤」(misguided)。

代表《華郵》記者的新聞工會也發表一封包括許多大咖記者在內,逾 300 名員工簽署的公開信。信中提及桑玫茲受到暴力訊息的襲擊,且其中還有包含住家地址的威脅,但是《華郵》非但沒有保護、支持記者,還選擇使其停職。信中也強調,「我們相信作為一個新聞組織,告訴公眾全部我們所知的事實是我們的責任──包含在即時、不即時的時刻,受歡迎、不受歡迎的人物或機構。」

事發後隔日(18 日),《華盛頓郵報》發布聲明,雖坦言桑玫茲的推文並未「明確、直接的違反我們的社群媒體政策」,然而也指桑玫茲之舉「時機不對」。

《華盛頓郵報》的社群規則最初於 2011 年制定,經過這次事件之後,總編輯與副總編致員工的內部備忘中明確提到「政策需要更新」──根據現今《華盛頓郵報》官網公開的社群準則,其中陳述包含當員工因個人生活或是報導使用社群時,必須保護《華郵》的專業正直,並記得「《華郵》的記者永遠是《華郵》的記者」。且即便是在以個人、較不正式的方式與讀者互動時,都應謹記要保護《華郵》的聲譽。另外,當記者於社群發布任何內容時,都不應有會被客觀認定的歧視。

最後,桑玫茲並未遭到《華郵》處分,她在停職 2 天後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擔任全國政治記者至今。

「推文內容具偏見」《紐時》直接開除記者

就在《華盛頓郵報》爭議幾個月後,任職《紐約時報》即時報導編輯的明星記者沃夫(Lauren Wolfe)在上(1)月 19 日,於個人帳號推文表示,自己看著拜登搭乘的飛機降落華盛頓特區,「我起了雞皮疙瘩」(I have chills)──這則短短的推文,讓這位長年報導敘利亞女性強暴現況而受邀至聯合國陳述的資深記者,在近 36 小時後遭到開除。

根據《紐時》的社群規範,「我們永遠明確表達立場,新聞室的員工應該避免上傳任何會損害我們中立、公平聲譽的內容在社群媒體」、「如果我們的記者被認為是有偏見的,或是在社群媒體發表個人觀點,就有可能損害整個新聞室的信用」。

此前,沃夫就曾被《紐時》管理層警告她應「更小心的使用社群媒體」,避免因立場鮮明而破壞專業形象。而當沃夫正式遭到解職時,《紐時》告訴沃夫,他們不能接受她的名字和《紐時》連結再一起。儘管《紐時》聲稱「不會僅憑藉一則推文結束一個人的雇傭關係」,但許多記者同業仍認為事情就是這樣,並對《紐時》此舉的適當性提出質疑。

對此,有類似經驗的桑玫茲認為,「《紐時》不應該開除沃夫,尤其其他在報社工作的人做過更嚴重的事還能保住他們的工作。」同時,《華郵》媒體評論專欄作家 Erik Wemple 也為此事件撰文,他認為《紐時》的社群準則急需修正,而且必須認知到《紐時》並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因為每一則推文都不同、每一個推文的人都在內部佔有不同的階級地位,而且每一個爭議都來自當下不同的政治情緒與脈絡。同時,他更認為《紐時》應摒棄「偏見」(biased)一字,因為「意見」(opinion)與「偏見」並不相同。

事發過後近 3 週,根據沃夫的推文,《紐約時報》終於更改先前「並不會以單一推文開除」的聲明。《紐時》仍然認為讓沃夫離開是他們的權利,但這次他們承認解僱她的原因,就是基於她「違反了多項社群政策」,包括「幾乎遊走於規範邊緣」(maybe borderline)的發言。對此,她強調「我永遠尊重我《紐時》的同事,並且理解他們的社群媒體政策是他們因社會變革仍在著手努力的。」

許多網友在推特上聲援沃夫,她卻反過來希望讀者繼續支持《紐時》的新聞報導,不要取消付費訂閱。「這是一份充滿有才華的記者的報紙。我們需要他們,我們也需要蓬勃、茁壯的新聞媒體。」當許多人給予她法律建議,她表示自己並沒有要向《紐時》提起告訴的意圖,「我對我和同事一起完成的報導感到非常驕傲。我並沒有對這個我相信一輩子、也繼續相信的新聞組織做這樣舉動的渴望。我可以在沒有訴訟下,不同意他們的決定。」沃夫也說自己「並不想要要回我的工作。」

近期,她於美國的新聞訂閱信平台 Substack 上開設自己的付費訂閱專欄,持續報導戰爭、人權新聞,專欄的名字就叫做「Chills」。

記者怎麼做才會被視為「中立客觀」?

《紐時》媒體評論 Ben Smith 於專欄中回顧兩起事件,並進一步討論相關議題。他形容「推特已經占據記者與他們老闆之間那不舒適的空間超過 10 年」,它讓記者能夠推播新聞也更能直接回應,但它同時也促起一場品牌與個人聲音的戰爭,背後更深層的問題在於:記者要如何才會被視為是「公正」的?

常有一派論點認為,記者應該避免表達個人意見,才不會被視為有「成見」,因此許多高階編輯都認為記者「說得越少越好」;然而,《CBS》記者 Wesley Lowery 則認為讀者應該信任的是媒體的「客觀編輯過程」,也就是將記者的觀點、讀者的先見從他們發行的報導中分離。

為了要更進一步的探究「讀者對記者的信任感來源」,他請了一家民調公司向美國民眾進行調查。當調查直接詢問共 3,423 位民眾,「記者應該有責任要將他們的意見保持私人,即便是在他們的個人社群」時,有高達三分之二的民眾同意;另外,41% 的民眾認同「如果記者不公開自己的政治、社會觀點,我會更信任他們」,同時 36% 的人認同「如果記者對自己的政治、社會觀點公開、誠實,我會更信任他們。」

有趣的是,當調查讓民眾看沃夫造成爭議的推文時,不太有民眾知道這是什麼。因此,Ben Smith 總結,或許其實是記者們太熱衷於推特了,而新聞媒體對於記者社群言論所做的判斷,比較關乎公司的價值選擇與定位,而非實際對輿論的影響。沃夫也告訴他,她其實並不反對《紐時》的社群規範,「對我來說,解決方式就是不要在一個『我必須假裝我沒有意見』的地方工作。」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看到拜登太激動,美國記者「發篇推特就被開除了」?──新聞媒體有權管理員工的社群言論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都是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四大類「假新聞」橫掃全球,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從「呱吉大爆卦」、「中國時報敗訴」兩件事 , 看傳統媒體如何自掘墳墓、步入衰亡?

作者簡介:

國際譯開罐,換日線編輯團隊,每周編譯國際新聞、挖掘台灣主流媒體較少關注的區域與題材。歡迎來信告訴我們,你想讀到什麼樣的故事。(換日線官方信箱:CommonWealthCrossing@gmail.com)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