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物聯網應用前景 美國創投基金Translink Capital攜手台灣物聯網新創公司


累積超過25年的創投經驗,美國矽谷創投基金 Translink Capital 創始合夥人楊榮恭 (Jackie Yang) ,指出:台灣部分新創公司的產品與技術,深具海外發展潛力,「必須」國際化是台灣新創公司的重要課題, Translink Capital也傾向投資具有高技術質量與符合跨境產業需求的新創公司。「我們深知新創需要與企業連結,打造雙贏的市場策略,所以我們以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的優勢,來協助台灣新創跨足國際。」楊榮恭直接表明Translink Capital對台灣新創公司的支持。

台灣物聯網應用市場的困境將因Matter協議有改變契機

過往談論台灣物聯網的發展,普遍會認為物聯網市場無法蓬勃發展的因素在於軟體技術、晶片效能和價格成本等問題,不過根據Translink Capital 過去在美國評估、投資物聯網公司與平台的經驗,楊榮恭認為,面對非常破碎的物聯網市場,企業或產業常以自己的角度出發,沒有看到消費者使用智慧裝置的好處與非使用不可的理由,少了行為洞察力就沒辦法創造出真正對消費者來說有意義的產品。

不過,近期智慧家庭物聯網協議 Matter 的誕生,為世界物聯網市場的發展困境迎來改變契機。在此標準協議下進行設備裝置的開發,有利消費者不需要考量跨平台的問題,再加上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大廠也一起投入,讓智慧家庭的使體驗更加順暢。同時,優越的晶片性能與技術更能提升效能、降低功耗,滿足物聯網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對此,楊榮恭肯定地表示:「奧創物聯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我們聽過真正以消費者的立場出發,而且似乎是可以實現的解決方式,我們覺得奧創有機會去挑戰這個題目。」

奧創物聯專注於核心技術,雄心打造物聯網界的特斯拉

Software-defined Service 是未來科技的新趨勢,要迎頭趕上必須有三個要件:創新的商業模式、扎實的軟體技術、同時打造一個軟硬結合的生態系。光是要完成這三件事,通常得要有三家公司以上的集合才有機會達成,以國外的軟體平台公司為例,即使是蘋果、亞馬遜或谷歌,都至少花上十年以上的時間才得以看到「轉折點」,在此期間光是人力和營運等成本耗費,就足以時刻讓企業面臨倒閉危機。

「我看到奧創物聯後真的非常驚訝,他們做到了在有限的資源裡面,仍能持續不斷創造新的市場機會,同時也實際產生營收,在2022年這個不容易的環境下,依然交出近億元的成績,我想這是因為奧創在市場定位上非常清晰也很堅持,專注於自身的優勢並同時與市場夥伴聯盟合作,是新創應該走的策略模式,但也非常不容易。」受楊榮恭如此讚賞的台灣新創企業——奧創物聯,是目前 Translink Capital 唯一投資的新創物聯網平台。

奧創物聯自2019年開始協助許多家電品牌與硬體廠商進行數位轉型,讓原本只能從設計或細微功能上做出差異化的家電,透過軟體提升附加價值與科技功能。目前台灣許多硬體裝置品牌,例如:舞光照明、艾美特、奇想創造、東隆五金、元山家電和建準電機等,都是透過奧創賦能後,快速轉型並進入物聯網的智慧應用市場。透過升級OTA (Over-the-Air Technology) 軟體,即可達成功能改良、效能提升,並且不斷創造新的玩意與驚喜給消費者,形成所謂的 Software-defined Service Model(軟體定義服務模式)。

直至今日,奧創已整合全球超過2,000個以上的硬體裝置,並持續在全世界服務超過 3,000萬以上的家用戶數,作為目前台灣物聯網應用最大的平台公司,奧創物聯以軟體技術優勢,協助硬體夥伴廠商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堪稱家電業界的特斯拉。

從網路技術厚植實力,以網通基礎拓展全球

台灣網通界大老、矽谷創業界聞人李廣益,從美國回台灣時,曾特別到訪奧創物聯,這也是 Translink Capital 當初決定要投資奧創物聯的關鍵人物之一。對此,楊榮恭表示:「從網路產業出發,推展物聯網市場是我們認為可以挑戰的方向。」

奧創的軟實力並獲得凱擘大寬頻的技術長謝明益的肯定:「奧創物聯的核心團隊在網通界已經累積了超過20年的產業經驗,這是大多數的物聯網新創團隊所欠缺的,這團隊的技術底子十分雄厚。」

奧創物聯執行長Aaron認為:「物聯網應用的核心,應該源於它所依賴的網路或是雲端,然而軟硬體對接,並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物聯網是需要一定技術門檻的產業,要做的好、做的穩、做的有市場價值,並不是有錢就真的能夠做到,它還需要龐大的經驗積累。」真正能讓消費者產生興趣,還要解決學習門檻的問題、客訴技術問題…等。因此,奧創一直以來都以網連物的角度去發展物聯網的連線技術。

跨晶片的 Wi-Fi Mesh 技術到跨品項、跨品牌的物聯網技術,奧創物聯是目前在全球市場上唯一做到的軟體技術公司。把軟體做到極致,是奧創物聯一直在努力的方向。Translink Capital創始合夥人楊榮恭再次強調:「我們一直期待台灣物聯網的發展,但確實很難找到合適的新創公司合作,奧創物聯是我們目前看到非常有機會的。」

更多新聞推薦

阻台食品登記 食藥署:中國要求業者出示「原料/配料占比」與「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