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AI股難辨 張錫:投資追蹤指數半導體ETF較安全

國泰投信今 (6) 日舉辦「2024 下半年投資展望」分享會,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指出,AI 半導體第一、二局才剛開打,但是投資人很難分辨真假 AI,利用追蹤國際指數的半導體 ETF,投資一籃子大型股是比較聰明的作法,雖然台股長線看多,但目前過熱的狀況,就是有很多公司炒題材,這個要小心一點,他認為,買大指數比較安全,「最後還是指數說話」。

國泰投信旗下國泰費城半導體 (00830-TW) 為全台唯一追蹤美國費半指數的 ETF,指數今年以來截至 5/31,漲幅 23.1%,今年 4 月更調整指數成分股比重,目前前三大分別為輝達、博通跟超微,調整過後更有利搭上這波 AI 成長動能,後續潛力值得期待。

美國聯準會自 2023 年停止升息以來,降息時程不斷延後,市場迫切尋找此時最佳投資建議,究竟是高漲的股海還是殖利率浮動的債市?彭博數據指出,過往最後一次升息至降息前 (1995/2/1-2019/7/31),股債多半會上漲。

張錫提到,過去四次降息循環前美債跟美股大盤走勢,發現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相對突出,平均漲幅超過 2 成,若排除 2000 年科技泡沫不計,漲幅則高達 4 成以上,今年初以來費半指數已多次創高,也讓市場注意到 00830 表現亮眼,5 月單月的基金規模就增加逾 36.7 億元。

張錫建議投資人,將資產配置分為「核心」跟「衛星」兩大部位,年輕人有穩定收入,不要擔心震盪,「核心」部位以大盤成長型 ETF 為主,「衛星」部位搭配趨勢主題型 ETF;接近退休或已經退休的樂齡族,也不要恐懼成長,「核心」可以是高股息和債券 ETF,但不能沒有趨勢型的「衛星」部位,才有機會兼顧固定收益的同時,提高資產成長率。

現階段最佳的「衛星」趨勢主題部位以半導體產業為主,因兼具成長和報酬指標,國泰在 2019 年早已洞悉市場先機,與成立超過 50 年的國際知名指數公司納斯達克跨國合作,推出全台唯一追蹤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的國泰費城半導體,聚焦 30 家美國上市、全球半導體龍頭企業,且至少要有 1 億美元以上的市值,打造半導體產業的夢幻名單,包括上游 IC 設計、設備與材料廠高通、艾司摩爾;中游 IC 製造的輝達、超微和台積電;以及下游 IC 封測大廠艾克爾國際科技等都是其成分股。

國泰投信 ETF 研究團隊副總經理鄭立誠分享下半年投資展望,提及今年以來美國、加拿大、歐洲、台日多國股市都刷出新高點,美國重要指數包括納斯達克指數和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報酬超過 11% 和 23%,樂觀看待未來台股長期的表現。

他進一步分析,2023 年半導體產業自谷底翻身,開啟多頭循環,全球半導體營收來到 5200 多億美元,調查機構就推估 2030 年 AI 會推升全球半導體營收至 1 兆美元,AI 題材從 2023 年因 ChatGPT 問世掀起巨浪,可看到今年初的美國消費電子展 (CES) 和本周全球注目的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全是滿滿的 AI PC 和 AI 手機應用趨勢,半導體已度過低谷期,後續出貨轉強,獲利有機會向上更快成長,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勢有機會延續。

不過,他也提醒投資人,這波 AI 新時代主要驅動的還是大型企業,在選擇半導體 ETF 時要考量投資大市值公司會比小公司來的更有成長性。此外,打包完整半導體供應鏈的 ETF,又比只選單一上游或下游產業更佳,相關題材至少還有 10 年以上潛在商機,抱緊才賺得到錢,善用定時定額,投資 AI 創造財富。

更多鉅亨報導
台股恐高症?張錫:不用糾結短線指數 過熱股自會修正 Q4還有高點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