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醜?還是超有個性和特色?來看看全世界最「醜」的建築!?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雖說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審美觀也不同,很難真的界定美醜的標準,不過倒是有一些建築經常被拿出來熱烈討論,甚至可能多次在各國票選的最醜建築名單中雀屏中選!究竟這些建築為什麼會備受「青睞」?是否真的醜到出名?還是其實只是太有特色?不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北韓平壤・柳京飯店

彷彿一座聳立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的玻璃金字塔,高達330公尺、105層的柳京飯店(류경호텔),比杜拜帆船飯店(321公尺)還要高!它不只劃破當地的天際線,同時也是北韓最高的建築,這棟摩天大樓以平壤的舊有名稱命名。

有一說它的外觀源自於長白山,為了宣傳純正的「白頭血統」。柳京飯店的出現和南韓的「漢江奇蹟」有關,1970~1980年代首爾出現嶄新面貌,高樓拔地而起,1985年落成的63大樓更成為當時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因此不甘示弱的北韓,決定打造一棟足以媲美,不是,是超越南韓的建築!

於是北韓從法國引進資金和技術,並且在1987年開始打造夢想中的飯店,預計在金日成80歲壽辰時(1992年)完工。沒想到遇上蘇聯解體,北韓經濟連帶陷入困境,柳京飯店因此無限期停工,直到2008年才再度復工。如今最明顯的改變,大概是外牆裝上的LED螢幕,播放著被韓政治宣導作品與電影。

柳京飯店究竟何時可以開放使用?規劃的3,000間客房以及5間旋轉餐廳,是否有公開的一天?至今依舊是個謎。也因此除了被封為全世界最醜建築之外,它還有著「世界第一爛尾樓」和「惡運酒店」等渾號,看來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維持「蚊子館」的狀態!?

*蘇格蘭愛丁堡・蘇格蘭議會大樓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曾經在一項英國民意調查中被選為「全英國最醜的建築」,蘇格蘭議會大樓(Scottish Parliament Building)打從興建之初,就爭議不斷,無論是位置、建築師或施工單位,都備受多方批評。而它最後甚至延宕三年才完工,成本更是比原先預算的幾千萬高出數倍,共耗資4.14億英鎊!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1997年時,在蘇格蘭民主主義升溫的背景下,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將權力下放,准許當地建立直選的蘇格蘭議會,於是蘇格蘭國務卿決定在蘇格蘭首都建造專用設施,地點就在愛丁堡市中心以東約1公里處、舊城區的邊緣,一處啤酒廠總部的舊址上。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占地1.6公頃、由數棟建築組成,這片大型場地位於詹姆士四是所建的荷里路德宮(Palace of Holyroodhouse),以及愛丁堡最高點亞瑟王座(Arthur's Seat)之間,四周建築古色古香、風景原始自然。然而出自加泰隆尼亞建築師恩里克・米拉列斯(Enric Miralles i Moya)之手的議會大樓,卻因為現代的結構主義風格,讓人感覺與四周景物「格格不入」。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米列拉斯在45歲那年過世,當時蘇格蘭議會大樓才開工1年。這位英年早逝的建築師,代表作包括巴塞隆納的聖卡特琳娜市場(Mercado de Santa Catalina)、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射箭場,以及巴塞隆納近郊的伊瓜拉達墓園(Igualada Cemetery)等。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對米列拉斯來說,建築不是材料和建築技術打造的成品,而是想象的載體。奉行不規則理論的他,採用複雜抽象的外型,加上繁複的標誌性意義,讓這座2004年正式啟用的建築,成了風格不一、令人眼花撩亂的「混搭物」!外觀除了造型奇特的窗戶,立面還裝飾著石頭、橡木和不鏽鋼建材!?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不只如此,內部空間也非常複雜,無論是走廊、天花板、大廳⋯⋯充滿了枝枝節節的設計,雖然看起來很有立體感,仔細看或許每件也都像藝術品般精緻,然而放大整體來看,卻很容易讓人感覺雜亂!這也是為什麼它評價不一的原因。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蘇格蘭議會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雖然,許多人恨不得把這棟不協調的議會給拆了,不過或許就像艾菲爾鐵塔一樣,時間會證明一切。至於米列拉斯致力將蘇格蘭景觀、人民、文化,與愛丁堡這座城市結合的理念,讓它2005年時榮獲英國卓越建築獎——史特靈獎(Stirling Prize),還被喻為「英國過去百年建築中無與倫比的藝術,工藝和質量傑作」。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如果不是因為體積過於龐大,外觀極度單調的胡佛大樓,大概不會讓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這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的本意嗎?希望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神秘的情報和安全機構?恐怕不是,不然它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的坐落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那這棟「毫無」個性可言的建築究竟是怎麼回事!?這麼說,恐怕會有人跳出來表達抗議,因為設計於1964年的胡佛大樓,採用的正是1950~1960年代末期西方世界廣為流行的粗野主義(Brutalism)建築風格。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Photo by Matt McClain/The Washington Pos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Photo by Matt McClain/The Washington Pos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粗野主義起源於英國,屬於現代主義流派之一,興起的原因和戰後重建有關,其中特別是共產主義國家。從功能主義發展而來的極簡主義結構,成為它的一大特色,刻意裸露建材和建築工程,以磚或鋼筋混泥土蓋出呈角狀的幾何形狀外觀,沒有裝飾且大多為單色。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Photo by BRENDAN SMIALOWSKI/AF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Photo by BRENDAN SMIALOWSKI/AF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以首任調查局局長命名,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J. Edgar Hoover Building)外牆完全採用澆灌混凝土,模板化的窗戶彷彿複製黏貼上一般,看起來毫無生氣。有人是這麼形容它的:沈悶的龐然大物,《華盛頓人雜誌》(Washingtonian magazine)更直接表明「最想推倒的建築」。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Photo by JOYCE NALTCHAYAN/AF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約翰・埃德加・胡佛大樓(Photo by JOYCE NALTCHAYAN/AF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1975年落成時原本是最潮的建築,隨著時代過去,胡佛大樓多次被評選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甚至全美最醜的建築。許多類似風格的建築早已遭到拆除,不過這座如今依舊保留且使用的建築,或許可說是某個時代的見證者,儘管它和周遭的現代化城市早已大大脫鉤⋯⋯

*威爾斯紐波特・紐波特車站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夜色降臨,位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威爾斯第三大城紐波特的紐波特車站(Newport Railway Station),在燈光的映襯下,閃耀銀色光芒的建築,充滿了未來感,讓人聯想起科幻片的場景⋯⋯令人意外的是,這座車站落成於2010年的新南北大廳,隔年入選英國年度最醜新建築獎「Carbuncle Cup」!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紐波特車站是繼卡地夫中央車站後威爾斯第二繁忙的車站,歷史悠久的它最初啟用於1850年,並且在1928年時進行大規模擴建。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客流量,擴建成由四座貫通月台組成的新車站大樓,沒想到卻成了爭議的開端⋯⋯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設計出自英國知名建築師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領軍的格雷姆肖建築事務所(Grimshaw Architects),姑且不說屋頂漏水、缺乏座位、車站位於錯誤的一端等批評,人們最毒舌的部分還是它的外觀,說從街上看起來就像一個科幻小說裡的蝸牛殼。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紐波特車站(Photo by 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這樣的形容,大概也有人覺得可愛。事實上,建築本身挺有未來感,走近車站裡,也有種置身幽浮的錯覺。只不過如果換個角度從空中俯瞰的話,這兩座隔著火車軌道對望、以空橋相通的建築,變成人們口中「巨大且閃閃發光的卵巢」,是不是突然有種從外太空摔落地表的感覺!?

*美國丹佛・丹佛國際機場

丹佛國際機場(Photo by George Rose,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丹佛國際機場(Photo by George Rose,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全美占地面積最大的機場,出現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東北面,距離市中心約40公里,丹佛國際機場(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廣達140平方公里,將近紐約曼哈頓到的兩倍,它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三大機場。

丹佛國際機場(hoto by Hyoung Chang/The Denver Pos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丹佛國際機場(hoto by Hyoung Chang/The Denver Pos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出自以設計大型公共建築聞名的Fentress Bradburn Architects建築公司,啟用於1995年的丹佛國際機場,取代原本離市區更近的斯特爾普爾頓國際機場(Stapleton International Airport),不但可以容納更多跑道,也不必擔心噪音問題,甚至連未來的擴建腹地也在考慮之中。

丹佛國際機場(Photo by George Rose,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丹佛國際機場(Photo by George Rose,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而它獨特的造型:特殊布料覆蓋的屋頂,彷彿昔日遍布大平原的美洲原住民圓錐形帳篷,也讓人想到被冰雪覆蓋的洛磯山脈。採用張力結構的設計,和布魯克林大橋有著類似的懸掛鋼纜系統,支撐著落成時曾是全世界最大的織物屋頂。機場的另一大亮點,是連結航廈和A大廳的行人天橋,可以觀賞滑行的飛機東西兩面高原與洛磯山脈的美景。

丹佛國際機場(Photo By Andy Cross/The Denver Pos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丹佛國際機場(Photo By Andy Cross/The Denver Pos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整體看來,丹佛國際機場可說是相當傑出,那為什麼會被稱為最醜的建築?問題就出在裡面的藝術品。因為公共藝術計劃,這座機場裡展示著大量雕塑、壁畫、照片等,然而部分作品給人詭異的感覺,像是被形容有著惡魔般外觀的紅眼藍色野馬雕塑,以及描繪戰爭恐怖場面(戴著防毒面具揮舞軍刀的男人),都讓許多人覺得毛骨悚然!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