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菜香噴噴 過橋米線、芋艿鴨 難忘眷村味

中國時報【楊明峰、黃筱珮╱綜合報導】 國民政府遷台,轉進台灣的百萬軍民也一併帶來許多大陸特色的家常菜或克難菜,雖簡單平凡,卻人人愛吃。近年因多齣以眷村為主題的連續劇收視率高,讓劇中老鄉們做的眷村菜也跟著火紅起來,本報介紹幾道知名的眷村菜,並教導如何做,讓大家也能嘗嘗平實又好吃的料理。 桃園縣中壢市龍岡地區的眷村居民,大多來自大陸滇緬一帶,對於這邊的眷村子弟來說,上學前來碗熱呼呼的「過橋米線」,是兒時的美好回憶。 相傳在雲南南部的蒙自,有位女子烹煮丈夫喜愛的米線,給在島上苦讀的丈夫吃,但路途遙遠,送到時菜都涼了,她利用雞湯上厚重油脂的保溫效果,要吃時再加入米線、佐料,研發出米線的新吃法,因每次送飯要過一座橋,因此將新料理命名為「過橋米線」,後來丈夫高中狀元,過橋米線又被稱「狀元麵線」。 過橋米線美味讓人難忘懷,作法相當簡單。首先將高湯放入砂鍋燒滾並加入雞油,直到湯面不冒氣為止,再將豆皮、青菜等佐料與白米線燙熟,接著準備蔥花、香菜等提味香料,最重要的是,把要吃的豬肉、雞肉片切薄,最後按「先生後熟」的順序,把各種肉片、食材一一下鍋,並用筷子將肉片在湯內輕涮幾下便大功告成。民眾也能按照個人喜好,加入各式食材。 因食材丟入熱湯稍微燙過,配合雞油滋味,讓人能吃到食材的清爽,台灣人口味較雲南人清淡,雞湯上不會加入過多的雞油,但滾湯雖被厚油蓋住不冒氣,溫度仍然很高,民眾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遭燙傷。 新竹忠貞新村是新竹市最早建立的眷村,當地最具風味的眷村菜當推「芋艿鴨」,尤其是過年時節,在外地當兵的父執輩回家時,媽媽或祖母就會做這道菜,香味四溢,有團圓的氣氛,讓他們懷念不已。 眷村內知名主廚吳正雄表示,「芋艿鴨」的作法不難,相當滋補,適合秋冬季節食用,大家不妨做做看。 如果一家四至五人,吳正雄建議買半隻鴨切塊,先將鴨肉塊川燙,放入電鍋加兩斤水(淹過鴨肉即可),接著加入蔥、薑各兩支,八角兩粒、鹽和糖各一小匙,蒸四十分鐘至一小時;蒸好後把蔥、薑撈掉,留鴨肉與湯汁。另外,一斤芋頭切塊,另起一鍋蒸四十分鐘。 當鴨肉與芋頭都分別蒸好之後,先放置一邊。起油鍋把蔥段爆香鏟起備用,再加入薑片爆香,爆香好後直接放入蒸好的芋頭塊,再放鴨肉和鴨肉汁,將全部的材料煨煮大約廿分鐘,等汁收稍乾呈乳白色,加一點太白粉水勾芡,再灑上已爆香好的蔥段,起鍋後熗一點紹興酒就完成。 完成後的「芋艿鴨」滋味濃厚,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吳正雄說,這是道地的眷村菜,源自上海,希望大家有機會做來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