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19大-葉惠德盼19大 加快國民待遇腳步

旺報【特派員陳曼儂╱北京報導】 大陸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18日在北京舉行,預計會制定新的路線方針與發展藍圖,全球注目;在兩岸關係轉冷時,台商盼望能在此獲得政策「強心針」,台企聯發言人葉惠德表示,不少產業都希望能在「國民待遇」上「腳步快一點、範圍大一點」。 在2012年舉行「十八大」後的5年,大陸在反腐、經濟與民生等多方面取得許多成果,今年正逢兩岸交流30年,可惜官方卻重新陷入冰點。 需要政策幫忙 葉惠德表示,現在兩岸關係在政府方面比較緊張,所以要加強民間交流,近來兩岸合作已不限於大企業投資,像是大陸很多地方想仰賴台灣精緻農業技術,但對農民來說,不是企業家、沒有組織當靠山,但也需要政策幫忙,才能對大陸的產業發展盡一份力。 他舉例,兩岸農業交流,需要試地試種,不該侷限在農民創業園裡,因為當地不一定適合,且農民要作土壤改良、是長期投入,雖然農地不能買賣,但希望租賃期能長一點;台灣青年現在很多回家鄉以農業創業,同步作深加工、觀光工廠等,延伸成第二、第三產業,對大陸來說也是很好的轉型,所以希望能允許開放農地用處、像是觀光等。 助台青赴陸就業 近來大陸鼓勵台灣青年赴陸就業,葉惠德表示,近來大陸開放台灣籍律師的業務擴大,是很大的進步,但仍侷限於「涉台」案件,其實在職業的國民待遇上可以「腳步快一點、範圍大一點」,台灣的醫生、建築師、會計師等有很多優秀人才,讓他們有發展舞台,對兩岸關係也是好事。 身為年輕一代、台企聯副會長林子凱也表示,希望「十九大」後,能給予台商更明確、穩定發展的政策「強心針」,像是大陸發展很重要的文創產業、文化相關行業等,能進一步開放;在青年發展上,也希望提供持續且穩定的對口平台,善用各領域的台青、台協組織等,讓台灣人才與特長,一起為中華民族復興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