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檢查揪元凶 天天做夢有問題?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是夢是真」、「半夢半醒之間」,這些浪漫的歌名到了現實恐怕一點都浪漫不起來。28歲的蕭小姐早睡早起且每天睡滿8小時,但醒來仍精神不濟,整晚做夢讓她一度驚醒時分不清在現實或夢中,這樣的情形持續7、8年卻找不出原因;醫師表示,睡眠障礙原因複雜,可先接受「睡眠檢查」揪出原因,再對症下治療。 蕭小姐的多夢現象從大學開始,3年前父親過世後,每當他平躺就會感到腦部神經緊繃,加上腰痠背痛,睡不飽情形更加嚴重,但看過中醫、神經科都找不出原因。 像蕭小姐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全台1/5人口有生理上可解釋的失眠問題,睡不好、多夢的人應先檢查本身的內科疾病,年輕人最常見過敏及缺鐵性貧血,中老年人則多見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脊椎與關節問題,以及「不寧腿症候群」等,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林嘉謨說,睡眠障礙像內科一樣需要了解睡眠史、內科病史、服藥等情形,建議先到醫院的睡眠中心或精神科接受睡眠檢查,了解做夢時間、檢測肌肉張力,以及腦波異常放電原因,再對症下治療,避免長期使用安眠藥。 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邱偉哲則表示,心理壓力跟睡眠品質有關,但不是每個人都自覺有壓力,必須參考體重增減、胃口、疼痛及睡眠時間等多項指標;另外,部分個性壓抑的人在發生悲傷事件當下並不感覺悲傷,其實是過度壓抑,容易造成「延遲性的悲傷反應」,出現憂鬱、焦慮、失眠、不明原因疼痛,且可能長達多年。 他提醒,生理上不明原因的疼痛,可能與心理壓力互為因果,也影響睡眠品質,建議像蕭小姐這類個案到精神科接受悲傷輔導,花一段時間釐清病史,檢視過去受壓抑的事物,也可找信得過的家醫科醫師協助釐清原因並轉介相關科別。 不過,馬偕醫院兒童心理科主治醫師臧汝芬有認為,壓力與焦慮情緒導致多夢是個迷思,長期多夢並不被視為診斷症狀依據,也不須當作失眠來治療,在不影響白天生活情況下,應該把多夢視為正常睡眠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