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羽絨衣用材不人道 動保團體籲拒買羽絨商品

喊著口號呼籲民眾拒買羽絨商品,聖誕節前夕,國際動保團體的台灣成員及志工,特別打扮成「聖誕鴨」造型,到知名品牌的旗艦店外快閃抗議,因為成員在國外的鴨子養殖場經過13個月的暗訪,發現鴨子在擁擠骯髒的環境中飽受折磨,有得被電擊後仍舊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被割喉放血,最後拔取、蒐集羽毛。

PETA亞洲善待動物組織台灣代表林婷憶指出,「羽絨其實是營利價值非常高的商品,因為以越南來說的話,其實在2020年的時候,他們出口的羽絨以及羽毛的產值高達了3千7百萬美元。」

動保團體發現,這些羽毛成為部分國際連鎖服裝品牌羽絨衣的材料,產品甚至標示獲得「人道負責任羽絨標準」認證。民眾知悉這些羽絨商品的羽毛來源極為不人道,都紛紛表達會改為購買其他材質的商品。

民眾說:「是以人道的方式去取毛的話,我覺得OK,但是如果是那種不人道的話,我就會拒買。」

民眾說:「如果真的是, 這個事情是真的有發生的話,我可能會買別的東西替代,像是我現在穿的就不是羽絨。」

國際品牌H&M在官網上強調相信動物有權獲得人道待遇,並希望推動整個行業改善動物福利。不過動保團體表示,這次調查仍發現不少品牌,羽絨仍來自殘酷的方式生產。在全球各地一連串的抗議下,已經將標榜的「人道負責任羽絨標準」認證取下;也有知名露營品牌Coleman停止在產品中,使用非人道羽絨。

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表示,「國內的那個羽毛全部都是屠宰後,經過脫毛進行清洗跟乾燥的處理,絕對沒有所謂的活體拔毛的,這樣的血羽絨的這樣的一個製程。」

而對於動保團體揭露的不人道內容,農業部強,國內的養殖場都是在屠宰後脫毛,沒有活體拔毛等的不人道處理。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雲林破獲非法養殖場 226隻犬貓獲救
動保團體走訪養鴨場 批「籠飼鴨」環境惡劣
澳門賽狗場關門 逾五百獵犬遭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