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口服類固醇 敗血症.心衰竭風險增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大家都害怕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但短期服用類固醇也不是百分百零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和林口長庚姚宗杰醫師等合作研究,追蹤2013年到2015年間,262多萬名短期服用類固醇成年民眾,發現服藥1個月後消化道出血機率多了1.8倍,,臟衰竭機率多了2倍,這篇研究也刊登在國際內科學年鑑!

鼻子喉嚨一癢癢,類固醇就要吸上一大口,沒有不欠揍依然皮在癢,類固醇還是恭迎出場,長期服用類固醇,大家都怕圓圓月亮臉,厚厚的水牛肩,以為短期服用類固醇就能全身而退嗎?那就錯大了!

國家衛生研究院和林口長庚醫療團隊,合作追蹤2013年到2015年間,262萬多名短期吃過類固醇的青壯年患者,吃藥1個月後,消化道出血風險多了1.8倍、敗血症機率多2倍、心臟衰竭危險多2.4倍,但台灣最常短期服用類固醇,就是皮膚科(溼疹蕁麻疹),和耳鼻喉科(氣喘支氣管炎等),占了快9成,這下子害怕藥到命除藥要全丟了嗎,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說:「20歲以下風險目前還不是很清楚,疾病使用上面並不是重大的疾病,也是一些自己可以恢復的疾病,也許就要考慮是不是要開立類固醇,承受這樣的風險。」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說:「不要立刻停藥,吃藥一個月後看有沒有副作用。」雖然劑量越高風險越大,但醫師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立刻停藥因噎廢食,吃藥一個月後,出現從沒有過的症狀,才需要趕快找醫生報到。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慶健保25週年 蘇揆.陳時中出席抽獎
英研究 「地塞米松」可降重症死亡率